大片時代的來臨
2002年,陳勝民和英子再一次走進了電影院。大專畢業的兒子用第一個月的部分工資,請父母到當時北京最先進的影院之一華星影城看了美國大片《珍珠港》。“那會兒兩張票140元,兒子第一個月工資才1000元出頭。但他說我和他媽是靠著電影結緣的,也該享受享受五星級的電影院了。”陳勝民在電影院干了大半輩子,但他所有的電影都是在小小的放映室里看完的,從沒有坐在大廳里看電影。
6年之后,陳勝民已經完全不記得《珍珠港》的劇情,但依然清晰地描述出步入華星時的震撼——水晶燈、紅地毯、中央空調、精致的小放映廳以及從不卡帶換機的一次性放映設備。坐在柔軟的真皮沙發上,感受著當年想都不敢想的五星級電影院,陳勝民居然十分的別扭,直到愛人狠狠地拍打了他幾下,這才安靜下來。
1994年,為改變電影市場的蕭條局面,時任中影公司總經理的吳孟辰向電影局提議,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制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進口最新的一流外國影片,以發行的收入扶持老、少、邊、窮地區電影事業。當年年底,廣電部電影局批準了這一建議,允許每年可以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影片,俗稱“10部大片”。
1994年11月,《亡命天涯》作為首部進口分賬大片在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率先公映,并以2500萬人民幣的票房佳績在全國創造了大片的第一個消費奇跡。
1996年,民營公司允許進入電影圈,外國資金可注入電影院線。國內出現第一批五星級的影城,隨之而來的是超大銀幕、精良的影音設備、空調軟椅以及小規模放映。此后,《獅子王》、《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等好萊塢大片席卷華夏,配合著新開張的五星級影城,再度掀起了看電影的熱潮。
一直追求藝術性獨立性的第五代導演也開始了他們的商業化之路,《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等在票房上都取得了佳績,其中《英雄》更以2.5億元票房被稱為“票房奇跡”。馮小剛也以他標志性的“馮氏賀歲片”,取得了商業電影的巨大成功。
并非所有商業大片都能在中國取得成功,而且票房的慘敗并非完全是市場的原因——年初的國產大片《色·戒》和《蘋果》先后在內地被禁止上映,原因是涉及色情等諸多因素。陳山表示,對分級制度的建立和審片標準的放寬,中國電影人呼喚了很多年,各方不妨再解放思想,嘗試繼續的改革。
電影改革的路還將繼續,陳勝民已經很多年不看電影了。他還記得2002年的那個冬日夜晚,那個溫暖如春的華星影城,當《珍珠港》的片尾音樂響起時,這部被評為當年最爛的大片,讓在電影院工作了21年的陳勝民淚如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