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電梯前后的明城墻對比
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南京明城墻,是我國乃至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2005年,南京曾公示一組規劃方案——在明城墻兩側建設電梯,便于游客登高鳥瞰古城,該方案甫一提出便遭到了專家和市民的強烈反對,后不了了之。上個月,兩架正在建設中的觀光電梯赫然出現在明城墻武定門段外圍,再度引起廣泛爭議。然而早報記者昨天再次前往時,兩架電梯已悄無蹤影。
對此,秦淮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觀光電梯建好后,引發很大爭議,建設方迫于壓力,順應民意,將電梯拆去了。”
據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化主編的《南京明城墻》中介紹:武定門至東水關一帶是目前南京明城墻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明城垣質量最好的一段,是游人觀賞明城墻的最佳地點。南京市文物局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2006年底,南京明城墻、西安城墻、興城城墻組成的“中國明清城墻”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但距真正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還有一段距離。該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定,每個國家每年只能申報一項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會根據各城市及文物的最大效益和利用價值來評定申報的項目。據專家透露,目前南京正在推進對明城墻申遺的工作進程,《南京明城墻總體保護規劃》剛剛完成,而申報世界遺產的一個關鍵指標就是保證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明城墻上建電梯肯定是不對的,而且違法了《文物法》的相關規定,是肯定要拆除的。
據悉,2005年公示的《玄武湖風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設計者原想在明城墻兩側15米的保護范圍之外架起兩座電梯,這一方案在當時受到了南京眾多專家與市民的反對,之后一直沒有下文,然而在一個月前,早報記者在武定門城墻下看到,這一電梯不知什么時候已悄然開工:銹跡斑斑的腳手架死死卡住了城墻墻體,兩個電梯架依墻而建,一座由下而上直線建設,一座按照樓梯式盤旋建設,整個工程當時已經進入收尾工作。
“前幾天這里已經建好了一個圓柱形的電梯井,井壁是綠色透明的玻璃,聽當時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員說,這里要建一個觀光直達電梯。”家住武定門附近的一位南京市民董先生當時對早報記者表示,明城墻已經進入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與國內其他幾個城市的明城墻捆綁申遺,“如果在這兒建一個現代化的電梯,這樣的古城墻還能申遺成功嗎?”
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明城墻上“動土”必須經過文物部門的審核。秦淮區政府有關工作人員當時曾對記者表示,在城墻上建電梯是經過上級領導同意的,只是一種嘗試,“有可能建也有可能不建”。負責基建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建電梯是為了方便老人和殘疾人登城墻參觀。
在電梯建好后又以民意為由拆掉,這似乎讓文物專家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然而一個更大的疑問是,這一建設電梯的規劃從公布之日起便一直遭到專家與市民的反對,建設方何以還要硬著頭皮在明城墻上“動土”呢?這其中因決策失誤導致的損失又該由誰買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