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瓷作品“天與地”
南宋青瓷缽
中新網杭州7月4日電 出產于浙江龍泉的青瓷是中國瓷品中的一塊瑰寶,史稱中國五大名窯的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中的哥窯,指的就是龍泉的青瓷。
龍泉青瓷史上幾經興衰。一九五七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批示恢復青瓷生產。五十年來,龍泉青瓷又開始聲名鵲起,重鑄昔日輝煌。
曾名揚海內外
龍泉在西晉時便開始有燒制青瓷的瓷窯,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著名的龍泉窯系,為宋代中國最大的瓷業中心,前后輝煌了數百年。據史料記載,在宋元時代,“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中運瓷船只來往如織?!?/p>
龍泉青瓷有哥窯和弟窯之分。哥窯特點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滿裂紋,呈現金絲鐵線、紫口鐵足的特征。由于窯溫不易控制,優等青瓷極難得,往往成為帝王將相專用;弟窯的特點是白胎厚釉,外形光潔不開片。弟窯瓷品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賞之讓人心情暢然。在宋、元時,出口到外國的龍泉青瓷大多是弟窯所產。
龍泉窯在南宋時燒制出了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志著龍泉青瓷達到了顛峰。
龍泉青瓷曾經揚名海內外,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法國巴黎有一家以收藏瓷器聞名于世的博物館,在它收藏的幾乎涉及中國瓷器史整個體系的一萬二千多件瓷器中,就有許多是龍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館,只要收藏瓷器,幾乎都會有龍泉青瓷。
一九七六年,韓國新安地區道德島海域發現了一艘中國元代沉船,打撈出元代瓷器一萬七千余件,其中龍泉窯瓷器達九千余件。從這些瓷器可以看出,龍泉青瓷在當時中國瓷器的對外輸出中占首要地位。
龍泉青瓷到明代中期以后逐漸衰弱。到上世紀初,龍泉青瓷窯火幾乎完全熄滅,大窯群落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成了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再造青瓷輝煌
一九五七年,按照周恩來總理“要恢復青瓷生產”的指示,浙江省由八位專家組成仿古小組,在第二年春天點燃了恢復龍泉青瓷的第一爐窯。
經過五十年的恢復發展,龍泉青瓷在今天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繁榮期,不但藝術瓷在國內外打響了品牌,而且日用瓷也在當今綠色環保潮流中有了更大的市場,包裝用瓷和工業瓷也在加大開發力度。
今天,在龍泉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家青瓷企業,年產值達二億多元人民幣,從業人員三千多人,還涌現出了一些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如徐朝興、毛正聰、夏候文,和像盧偉孫這樣的一批勇于開拓創新的年輕工藝美術師。
現代的龍泉青瓷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末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在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
“中興龍泉青瓷,我們責無旁貸”。在周恩來總理批示恢復青瓷生產五十周年之際,中共龍泉市委書記趙建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趙建林表示,龍泉青瓷發展有三個目標:一是其藝術水準要創歷史新高;二是提高龍泉青瓷產業化程度,日用瓷、包裝瓷、工業瓷百花齊放,成為浙江省青瓷生產和出口基地,爭取成為國家級的青瓷生產基地;三是努力使龍泉的瓷文化和青瓷精品走向世界,并把青瓷文化和旅游相結合,使龍泉青瓷成為龍泉、浙江乃至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張金名片?!?記者 童靜宜 柴燕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