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深圳5月25日電 “這算是深圳的又一創舉吧!”65歲的退休老人張敬明在談到深圳市博物館免費開放時高興地說。張敬明是退休職工,發現博物館免費開放后,他就隔三差五來這里轉悠,博物館幽雅的環境、豐富的展品、不斷更新的展覽讓他流連忘返。
今年3月1日,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將博物館、關山月美術館、深圳美術館、深圳畫院、市群藝館、深圳圖書館、深圳市少兒圖書館七個市屬公益性文化場館向社會免費開放。這一舉措使參觀人數不斷增加,以深圳市博物館為例,過去參觀者日均約為600人,免費開放后,每天達到了800多人,周末則有1200多人。
“博物館以前的門票收費是10元錢,雖然錢不算多,但卻像一道無形的屏障,將低收入人群拒之門外。”深圳市博物館副館長葉揚說,深圳市民對文化知識的渴求是非常強烈的,以前博物館在節假日嘗試搞過免票進場活動,每次都是門庭若市。
例如2004年“五一”長假,深圳市博物館準備了“民國政要書畫展”等6個免費展覽,結果吸引了比平時多4倍的參觀者;2005年“十一”長假期間免票,有2.4萬人走進深圳各大美術館和博物館。但往往節假日一過,博物館就會恢復收費,參觀人數明顯減少。
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長尹昌龍說,這說明一張門票雖然收錢不多,但卻給市民帶來諸多不便,不能充分體現公益性文化場館應主要面向市民服務的宗旨。深圳市近年來提出要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否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產品,維護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就成了衡量政府能否有效履行職責的重要尺度。
在這種觀念和思路的指導下,深圳決定向市民永久免費開放市屬公益性文化場館。為將這一民心工程落到實處,深圳市加大了對這些公益性文化場館的財政撥款,保證他們不會因為經費問題而影響正常的工作節奏。同時,深圳市還要求這些場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供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為一體的文化活動,滿足廣大市民特別是外來務工者的文化需求。
免費開放后,公益性文化場館的參觀人數上升,這必然會帶來工作量增加、管理難度增大等問題。深圳博物館副館長葉揚介紹說,今年春節期間平均每天來博物館參觀的人數達到3000人左右,當時就曾出現過隨意觸摸展品的現象,而在海洋生物館內擠壓、攀爬動物模型的情況時有發生,造成了比較重大的損失。對此,深圳博物館設置了“防護一米線”等保護措施,確保藝術品、文物的安全。
同時,深圳市博物館還在展廳內準備了40雙布鞋,葉揚解釋說:“因為博物館是高雅藝術殿堂,我們要求參觀者必須衣冠整齊,如今免票了,這個原則還是不能變,我們準備了一些布鞋讓穿拖鞋來的參觀者換上。”
此外,由于人手不夠,免費開放后也容易出現講解質量下降等問題。為此,深圳市博物館還準備發展文化義工隊伍,借鑒香港、臺灣等地的成功經驗,招募志愿者參與布展、講解、引導等服務,加強管理和培訓,積極發揮文化義工在免費開放工作中的作用。
“這些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如果以此為借口不對市民開放,就背離了公益性文化場館所承擔的責任。”葉揚說,博物館等公益文化場館只有實行免票,才能使高端文化真正走向大眾。 (記者彭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