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領導人會議。這是溫家寶在會上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一個有關世界權力更迭規律的說法最近非常流行。該說法出自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最后一篇社論。據稱,縱觀歷史500年,每個世紀總是在進入第二個十年后,才呈現其獨特并被后人銘記的歷史印記,正如1914年的一戰催生了美國這個新的世界強國;1814年的維也納會議之后,19世紀的歐洲格局才開始呈現一樣。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頭,人們紛紛預想21世紀的“真正面目”,因為在過去十年,發生了“9·11”、金融危機以及哥本哈根峰會等一系列頗具“征兆性”的事件。21世紀將以誰的名字定義?“中國世紀”、“印度世紀”、“亞洲世紀”還是尚未完結的“美國世紀”?在年代更替的歷史節點上,每個說法似乎都相當撩人。
“中國崛起類似于美國崛起”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國際商務管理主席、中國問題專家奧戴德?申卡爾在其2005年的著作《中國世紀》中就曾斷言:“中國經濟的崛起從根本上不同于日本、印度以及亞洲四小龍的興起,而是更加類似于一個世紀以前美國的崛起。”申卡爾說,書名來自于一個信念———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而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申卡爾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確定為“中國世紀”開始的標志,而這個時間點就在2025年。
創造了“中美國”(Chimerica)一詞的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2009年最后一天撰文感嘆道:“我們正在經歷500年西方統治的最后階段。”弗格森說,這種感悟應該始于2005年他第一次在上海外灘漫步之時,也始于2008年他在重慶聽到該市雄心勃勃地宣稱要成為中國西南金融中心之時。弗格森對中國幾乎“不喘息”的發展充滿贊嘆,稱中國在1978—2004年26年間取得了英國在1830—1900年70年間的戰績;將本世紀初美國GDP超中國8倍的差距縮小到現在的3倍。去年出版了《中國統治世界之時》一書的英國專欄作家馬丁?雅克斯6日面對《環球時報》記者“21世紀屬于誰”的提問表示,雖然簡單地說哪一個國家能代表整個人類世界,有些狹隘,但再過20到30年,人們會看到,世界將變得更加“中國化”,“中國會像過去的歐美國家一樣,作為一個文明國家引領世界”。
在日本,對其鄰國的預言更具刺激性。《寶島》月刊在去年底的特別報道“日本VS中國”中,開篇即寫道“2010年,中國直指世界霸權”,并斷言“早晚,中國將凌駕于美國之上”。《西日本新聞》3日發表社論稱,雖然很多人常把“中美G2時代”掛在嘴邊,“但中國古代哲人孔子說過‘天無二日’,從政治層面看,中國處于更加明顯的優勢。在朝鮮核問題、全球變暖等重大問題上,中國的舉動比美國更重要。”在韓國媒體上,中國崛起的說法更是鋪天蓋地,對于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甚至有報道以“中美定調,全球簽字”這樣火暴的標題來形容中國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