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毛帳篷
青藏高原為藏族人民建造房屋提供了豐富的建筑材料。廣袤的青藏高原為藏族建筑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石材和黏土,除草原牧區(qū)外,其余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成為藏族建筑的又一大材源。藏族建筑的大宗建材主要為石材、黏土和木材三大類。千百年來,藏族人民在修房造屋時,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營造方式,沿襲著以下兩個取材和用材的習慣。一是依照當?shù)亟ú馁Y源狀況來確定房屋的基本結(jié)構,如果當?shù)仞ね镣临|(zhì)好,同時取材又近,那么常修建土木結(jié)構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施工建造方法則為墻體的夯筑法或土坯砌法。如果當?shù)厥a(chǎn)石材,則修建石木建筑結(jié)構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施工建造方法則為石墻體的砌筑法。倘若當?shù)仞ね痢⑹摹⒛静募嬗校瑒t根據(jù)主人的習慣和所好而定。此種現(xiàn)象在一些地方存在,甚至于一個村莊內(nèi)同時存在,在一幢建筑物中亦存在。在一幢建筑物中泥、木、石三種結(jié)構兼而有之, 通常稱之為混合結(jié)構建筑,其基本層次為地基基礎和底層為石砌墻體,二層以上墻體為夯筑土墻,在三層或四層夯筑土墻的一方,還專置一間或兩間木楞子(崩空)建筑。靠近森林地區(qū)的村寨,建筑物則顯得過于奢華,整幢建筑物除少量泥或石墻圍護體外,其余全部使用木材,將建筑物建造成一種特色鮮明的木楞子(崩空)結(jié)構建筑。在木材和石材均十分缺乏的地區(qū),例如在阿里扎達一帶的古格古城遺址、多香城堡、卡爾普遺址、達巴遺址等,都是依照當?shù)赝亮侄ㄔ斓难ň油粮G建筑;二是對就地所取之材使用的直接性。凡砌筑用的石塊和夯筑用的泥土則是邊采邊用,僅僅是用以覆蓋屋面和抹墻用的泥土,需要泥篩篩選出夾雜在泥土中的小石子而已,充分保持了材料的天然性特點。由于石塊和泥土經(jīng)久耐用,所以,藏族在建房過程中,有拆舊翻新的習慣,除腐朽或蟲蝕的木材不能再用以外,其余泥、石材料可再次或多次使用。藏族建筑一旦修好,若無大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害或施工中出現(xiàn)的質(zhì)量事故、人為的破壞,其使用壽命是相當長的。
在青藏高原上還有很多天然牧場,以牧為生,以牧為業(yè)是當?shù)啬撩竦闹饕a(chǎn)生活方式,牧民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一來在草原上缺乏建材,若取土采石會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二來是“居無常處”。所以,建造(創(chuàng)作)了既便于拆卸,又便于安裝;既輕便,又實用的帳篷作為他們的居所,這種帳篷的主要材料來自于他們放養(yǎng)的青藏高原特殊畜種——牦牛。用牦牛的毛織成的毛褐子,然后縫制而成。這種牛毛帳篷與我國乃至其他一些國家牧區(qū)的帳篷,在功能上是一致的,但結(jié)構(用材的材質(zhì))、色彩、形狀上都有顯著的區(qū)別,從而成為藏族民居建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青藏高原上的一大建筑景觀,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出就地取材的特點。(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