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盛大陳天橋的故事讓人們看到了上海灘傳奇快速擴張的張力:在上海這片土地上,七十年代生人的青年們正在新興行業中不斷收獲的巨大成功。
美國時間2005年7月13日,身為陳天橋好友的江南春緊隨其后,在短短3年中帶領自己一手創辦的分眾傳媒,問鼎納斯達克,再次譜寫了一個白手起家的神話般傳奇。按照17美元的股票發行價,擁有分眾傳媒百分之三十多股份的江南春,其今日之身價足以列入2004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如今,上市后的江南春并沒有更多的喜悅,被同事們稱為工作狂的他依然忙碌,每天睡眠4-5個小時。下班后,回到仁恒濱江花園那250多平米的豪宅中,江南春還是不忘打電話,聽取各地經理們的匯報。在這個250多平米的家中,江除了在自己的臥室睡覺外,他甚至不知道其他的四五個房間中都放置了什么東西,那些房間只有我媽知道都堆放了什么。
是什么讓這個生于1973年、和眾人一樣普通的地道上海人,白手起家,創造了這樣的奇跡?他的背后擁有著怎樣動人的故事?
1991:因160元債務闖入廣告業
1991年,年僅18歲的江南春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剛進大學的江南春,為了滿足自己早日獨立的愿望,開始琢磨怎樣讓自己掙點錢,這樣才能長時間不用回家聽父母的嘮叨。大一7元錢兩個小時的家教已經無法滿足江日常的開銷。
和大多數上海本地人一樣,江的父母也是工薪階層,父親做財務會計,而母親還曾成功地經營過一家小型便利店。
大二上學期,為了還清為競選校學生會主席而向同學借的160元債務,已是校學生會主席的江,逮著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一個名為上海亞太影視公司的企業,來學校招業務員,每月300元工資,這對于當時還是學生的江而言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為了賺錢還債,江開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銷員的工作。一個月后,招來的30名業務員只留下了兩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位。當時是賣東方電視臺一個叫東視旋律的節目廣告,我一個月能做好幾個客戶。我的業績相當不錯,到1993年的時候,我一個人大概做了公司1/3的營業額,約150萬元。
初次推銷的經驗,江南春經常重復。當時主要做的是商業方面的廣告,而那時上海新的商業街淮海路剛剛修建,我就去橫掃淮海路,一家一家拜訪。剛開始幾個月我僅做銷售,后來我就開始做全案了,自己當導演,自己寫廣告劇本,自己出創意,自己拍,也自己賣廣告。
憑著這樣的干勁,不久后,江南春就成為這家公司的二老板。
但生性好強的江南春并不想一直打工。1994年2月,尚在就讀大三的江開始自己創業;同7月,江與包括香港的永怡集團在內的幾個伙伴合資,注冊成立永怡傳播,注冊資金100萬元。這是一家以創意為主的廣告代理公司。1995年,公司成功獲得無錫的街邊燈箱廣告項目。
同年,因負責無錫項目的公司合伙人從永怡分離,而香港永怡集團也因自身經營問題撤資,永怡傳播遭受大的股權變動,業務也面臨諸多挑戰和調整。
從這以后的近7年時間里,江南春把自己的生活與永怡完全地融為一體。
1995:結識IDG傳媒集團
雖然1995年公司的年營業額已達到500萬元左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中型的廣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許多的廣告客戶,包括聯想等。但因為公司沒有核心的大客戶和業務,沒有一個核心的產業可以依托,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權變動,作為創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認識到,此時的永怡,這樣發展下去,會產生許多的問題。
在這時,為了給想獨立的無錫項目融資,江南春他們找到著名的IT傳媒集團IDG。意想不到的是,因政策的限制,外資不允許進入中國廣告業。項目沒談成,而江本人卻與IDG傳媒集團結下不解之緣。
此時已經敏銳察覺IT業在不久的未來將成長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的江南春,沒有放過這樣的機緣巧合。1996年1月1日,江南春進入IDG傳媒集團,為他們籌辦上海辦事處;永怡自然地成為IDG傳媒業務最主要的廣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全年的收入達到五六千萬元,這幾乎占據了上海IT廣告業95%的份額。說起這些,江南春感到無比的自豪。
但超級壟斷也讓永怡的發展遭遇瓶頸,在上海IT廣告市場,留給永怡的,最后只剩下5%的余額。探索新模式成為擺在江南春面前的一個新難題。
1999: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
我們的選擇是兩種:一是利用IT界的資源,拓展北京和廣州市場;二是開始嘗試進入其他的行業,如房地產、家電,希望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廣告公司。
1999年,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遺憾的是,這樣的戰略沒有讓永怡獲得更大的發展。江南春對此的解釋是:由于在上海的團隊沒辦法服務到北京,而北京市場的競爭也相當激烈,作為新進入者,所以永怡的業務開展并不順利。廣州市場雖然開拓得還不錯,但也遠不如上海那么成功。同樣,在其他行業,永怡雖然獲得了諸如東方海外房地產公司這樣的客戶,但難成規模效應。
2000年,江南春抓住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新契機:互聯網,這也為永怡傳播帶來了一個質的飛躍:2000年永怡的營業額破億元,主要依靠的就是互聯網。在江南春看來,這一年對永怡是至關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永怡的營業額突然有5千萬元的增長,主要就是因為當年同時代理了7個網站的廣告。
永怡的成功突破還在于江南春抓住了另一個機遇。2000年,曾經一度紅火的網站億唐出資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當年這是一家純技術公司,提供網站廣告監控的軟件服務,位列著名門戶網站新浪的首頁鏈接中。當時看重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團都注資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網上網下互動,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聯網廣告。如今,好耶廣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公司。
上億的營業收入并未讓江南春的日子好過。尤其是2001年,這一年也成為永怡成長史中最為痛苦的一年。
是互聯網這一新生產業賦予了永怡質的飛躍。而同時,2001年,伴隨互聯網經濟泡沫的破滅,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擊。因為互聯網突然全消失了,7個客戶幾乎蕩然無存。這和我們的服務沒有關系,而是這個產業仿佛一夜間就突然崩潰掉了。這讓我們無比痛苦。
當公司的營業額水平上億元后,我們要再回到幾千萬元,是回不去的。因為公司所有的運營成本、人力的成本,都不可能再回得去,包括公司當時從奧美、智威湯遜等一流4A廣告公司請了大量的創意人員過來。要維持公司正常的運轉,公司就必須守住1.3億到1.4億元的營業額。我們只能以勞碌命的方式瘋狂地工作。
永怡必須尋求新的成長路徑。自2002年起,永怡開始全新的嘗試,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全力向媒介策略服務商的角色轉變,讓永怡發展成專業的媒體購買代理商;摒棄原有的向全案式廣告代理服務商發展的計劃,立足做媒介的策略、計劃和購買服務商。比如富士是我們原來攬下的全案客戶。但從2002之后開發的一些客戶如招商銀行,就是一個純媒介策略的客戶,我們將不再涉足廣告創意。如今的永怡仍然有創意部,但他們主要是為原有的一些老客戶提供廣告創意服務。另一方面,傾力打造新興傳媒,這實際上就演變成現在的分眾傳媒。
2003:激情小子演繹分眾傳媒
按照江南春的說法,分眾實際上是永怡所嘗試的一個新項目演變而來。
做廣告出生的江,除了精于推銷、善于演講、能在任何陌生人面前滔滔不絕地講上四個小時,每天平均睡眠4個小時、擁有不知疲倦的工作熱情外,更為可取的是他的創新能力。在他自己看來,由他一手締造的永怡就富有這樣的天然優勢:和4A廣告公司相比,我們的創新性是相當強的,其一在于傳統媒體的創新性運用,其二就是開發原來沒有的創新性廣告傳媒平臺。
在江南春看來,打商務人士的廣告,傳統媒體是沒有多大效應的。一般的報紙,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他們平常開車經過不了報攤,地鐵他們也不會去,只有地下車庫,他們會經過。報紙在辦公室有,但他們回email都來不及,也沒有時間看報紙。晚上回家他們也看電視,但可能10分鐘就睡著了。而在開車途中,確實會看到一些廣告,但他們根本就沒心思看,因為他們要不斷地打電話。針對這些人群,就要在他們常在的會所、健身房、辦公樓宇等地方樹立媒體。
這樣的認識讓江南春想到的嘗試是電視廣告的非家庭化,我們只有把電視廣告從家中帶到他們經常去往的家庭以外的各種地點,并且通過在不同地點設置視頻廣告,才能幫助廣告主到達所要針對的不同的目標人群,從而大大提升傳播有效性,避免大量的媒體預算浪費在錯誤的人群中。憑著這樣的理念,江首個想到的是高檔寫字樓此前毫無額外利用的電梯,利用人們等電梯的無聊時間來播放廣告。
2003年5月,江南春注冊成立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并出任首席執行官。當分眾傳媒通過私募獲得充沛資本之后,江南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圈地攻勢,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江南春在全國四十五個城市中占領了2萬棟商業樓宇。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分眾已在全國擁有3.75萬塊液晶屏。正如《福布斯》雜志所描述的:江南春以最快的速度占領當地的主要高檔寫字樓,將剩下的市場空間留給了隨后出現的模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