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現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
在20世紀后50年里,世界范圍的現代化研究大致有三次高潮(圖2-3)。它們分別是20世紀50~60年代的現代化研究、70~80年代的后現代化研究和90年代以來的新型現代化研究。當然,三次浪潮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高度交叉的;需要交叉討論。
(1)第一次浪潮——經典現代化研究
20世紀50~60年代是現代化研究的黃金時代,現代化研究成為社會科學的一個熱點。20世紀70~80年代是第一次浪潮的低谷,經典現代化理論受到廣泛批判,有些學者主張放棄現代化理論。依附理論、世界體系理論和后現代主義等新理論崛起。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危機、公共政策、經濟與民主的關系研究等引起關注和討論。20世紀80~90年代是第一次浪潮的調整期。由于東亞現代化的成功、東歐現代化的轉型和拉美現代化的轉型,現代化理論重新受到重視,但研究方法有調整,觀點有修正。有些學者把20世紀50~60年代的現代化研究稱為“經典現代化研究”,把70年代末以來的現代化研究稱為“新現代化研究”(表2-4)。這種“新現代化研究”更多是研究方法的調整,當然也有一些觀點的改變。
(2)第二次浪潮——后現代化研究
20世紀70~80年代是經典現代化研究的低谷,是后現代化研究的高潮。后現代化研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后工業社會、后現代主義和后現代化。雖然后現代主義可以追溯到19世紀,但它的高潮出現在20世紀70~80年代。后現代化研究的高潮延續到90年代。
20世紀70年代,現代化研究主要分為三支。一支繼續研究現代化理論(包括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史、公共政策、經濟與民主的關系等),他們的工作豐富了現代化理論。一支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他們的工作修正了現代化理論的種種缺陷。一支研究發達國家未來的發展(未來學),他們提出的新理論五花八門,有后工業社會、后現代主義、反現代化、后現代化、新現代化、繼續現代化、信息社會和知識社會等。后現代化研究屬于第三支的一個組成部分。
(3)第三次浪潮——新型現代化研究
20世紀80~90年代是經典現代化研究的調整期,是新型現代化研究的高潮。新型現代化研究主要包括生態現代化研究、反思現代化研究、多元現代性研究和第二次現代化研究等。
新型現代化研究,在繼承經典現代化研究的社會科學范式的同時,引入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借鑒自然科學的有用概念。生態現代化研究、反思現代化研究和第二次現代化研究,都更加關注自然科學和高技術的社會影響,重視科技的“二重性”:正效應和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