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時序分析
中國的地區現代化的時序分析的主要包括地區現代化水平和差距分析等。
(1)中國的地區現代化的水平
首先,中國的地區現代化的階段分布(表3-25)。1970年中國有3個地區處于傳統農業社會;2005年中國沒有地區處于傳統農業社會,有4個地區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3個地區完成第一次現代化,有31個地區處于第一次現代化。
其次,中國的地區現代化的水平分布(表3-26)。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的分組,1970年中國內地地區沒有一個地區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有3個地區屬于初等發達水平,25個地區屬于欠發達水平;2005年中國有6個地區的第二次現代化指數達到發達國家或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有25個地區屬于初等發達水平,有3個地區屬于欠發達水平。
(2)中國內地的地區現代化的地區差距
首先,關鍵單項指標的地區差距的變化(表3-27)。在1980~2005年期間,中國內地地區的人均GDP(PPP)、人均GDP、平均預期壽命和大學普及率的絕對差距在擴大,工業增加值比例和成人識字率的絕對差距在縮小。
其次,綜合指標的地區差距的變化(表3-28)。在1980~2005年期間,中國內地地區的第一次現代化程度的絕對差距和相對差距都在縮小;第二次現代化指數的絕對差距和相對差距都在擴大。在2000~2005年期間,第二次現代化指數的相對差距縮小。
(3)中國內地的地區現代化水平的國際差距
首先,關鍵單項指標的國際差距(表3-29)。在1980~2005年期間,中國內地地區的人均GDP(PPP)、人均GDP、平均預期壽命和大學普及率的國際最大差距在擴大,工業增加值比例、城市人口比例和成人識字率的國際最大差距在縮小。
其次,綜合指標的國際差距(表3-30)。在1980~2005年期間,中國內地地區的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的國際差距都在縮小;第二次現代化指數的最大差距和平均差距都在擴大,但最小差距在縮小。在2000~2005年期間,第二次現代化指數的最大和平均差距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