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7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差距
2007年世界現代化水平的國際差距比2000年略有擴大,比1990年有較大擴大。兩次現代化和綜合現代化水平所反映的差距變化情況不一樣。
第一次現代化水平,2007年的絕對差距比1990年和2000年有所減小,相對差距沒有變化;第二次現代化水平,2007年的絕對差距和相對差距比2000年有所減小,比1990年有所加大;綜合現代化水平,2007年的絕對差距比2000年有所增加,相對差距沒有變化(表5-9)。
表5-9 世界現代化水平的國家差距
|
第一次現代化程度
|
第二次現代化指數
|
綜合現代化指數
|
2007
|
2000
|
1990
|
2007
|
2000
|
1990
|
2007
|
2000
|
1990
|
最大值
|
100
|
100
|
100
|
109
|
109
|
98
|
100
|
98
|
98
|
最小值
|
36
|
31
|
32
|
12
|
9
|
16
|
15
|
14
|
20
|
平均值
|
80
|
77
|
72
|
46
|
42
|
42
|
48
|
44
|
48
|
絕對差距
|
64
|
69
|
68
|
97
|
100
|
82
|
85
|
84
|
78
|
標準差
|
22
|
22
|
23
|
27
|
26
|
23
|
24
|
23
|
22
|
相對差距
|
3
|
3
|
3
|
9
|
12
|
6
|
7
|
7
|
5
|
變異系數
|
0.27
|
0.29
|
0.32
|
0.59
|
0.62
|
0.55
|
0.51
|
0.53
|
0.46
|
5、2007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追趕
在2000~2007年期間,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水平分組,在131個參加評價的國家中,有15個國家的分組發生了變化,其中,組別上升的國家有10個,組別下降的國家有5個。
首先,現代化水平分組升級的國家。中等發達國家升級為發達國家的國家是西班牙、愛爾蘭、新西蘭、新加坡,初等發達國家升級為中等發達國家的國家是巴西、哈薩克斯坦、約旦,欠發達國家升級為初等發達國家的國家是敘利亞、玻利維亞、阿爾巴尼亞。
其次,現代化水平分國家降級的國家。中等發達國家降級為初等發達國家的國家是哥倫比亞、牙買加、格魯吉亞、巴拿馬。初等發達國家降級為欠發達國家的國家是博茨瓦納。
在1960~2007年期間,有26個國家的分組發生了變化(5-10)。地位上升的國家有12個,它們是芬蘭、日本、新加坡、奧地利、愛爾蘭、西班牙、巴西、葡萄牙、中國、約旦、韓國、沙特阿拉伯。地位下降的國家有14個,它們是委內瑞拉、墨西哥、南非、巴拿馬、牙買加、危地馬拉、俄羅斯、羅馬尼亞、蒙古、尼加拉瓜、斯里蘭卡、津巴布韋、剛果共和國、贊比亞。
表5-10 1960~2007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地位發生變化的國家
升級的國家
|
降級的國家
|
國家
|
1960年分組
|
2007年分組
|
|
1960年分組
|
2007年分組
|
芬蘭
|
中等發達
|
發達
|
俄羅斯
|
發達
|
中等發達
|
日本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委內瑞拉
|
發達
|
中等發達
|
新加坡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墨西哥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奧地利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南非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愛爾蘭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巴拿馬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西班牙
|
中等發達
|
發達
|
牙買加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韓國
|
初等發達
|
發達
|
羅馬尼亞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巴西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蒙古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葡萄牙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危地馬拉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約旦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尼加拉瓜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沙特阿拉伯
|
欠發達
|
中等發達
|
斯里蘭卡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中國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津巴布韋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
|
|
剛果共和國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
|
|
贊比亞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注:1960年根據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分組,2007年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
在1960~2007年期間,大約80~94%的發達國家一直是發達國家,大約85~95%的欠發達國家一直是欠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約為26~44%;初等發達國家升級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概率約為8~15%,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為0~8%;欠發達國家升級為初等發達國家的概率約為3~13%,升級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概率約為0~3%(表5-11)。
表5-11 世界現代化的國家地位的轉移概率(馬爾可夫鏈分析)
升級的國家
|
降級的國家
|
國家
|
1960年分組
|
2007年分組
|
|
1960年分組
|
2007年分組
|
芬蘭
|
中等發達
|
發達
|
俄羅斯
|
發達
|
中等發達
|
日本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委內瑞拉
|
發達
|
中等發達
|
新加坡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墨西哥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奧地利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南非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愛爾蘭
|
中等發達
|
發達
|
巴拿馬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西班牙
|
中等發達
|
發達
|
牙買加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韓國
|
初等發達
|
發達
|
羅馬尼亞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巴西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蒙古
|
中等發達
|
初等發達
|
葡萄牙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危地馬拉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約旦
|
初等發達
|
中等發達
|
尼加拉瓜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沙特阿拉伯
|
欠發達
|
中等發達
|
斯里蘭卡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中國
|
欠發達
|
初等發達
|
津巴布韋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
|
|
剛果共和國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
|
|
贊比亞
|
初等發達
|
欠發達
|
注:發達代表發達國家,中等代表中等發達國家,初等代表初等發達國家,欠發達代表欠發達國家。1960年根據第一次現代化程度分組的分組標準:發達國家>90%,中等發達60~90%, 初等發達40~60%, 欠發達< 40%。1970~2006年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的分組標準:發達國家的指數大于高收入平均值的80%,中等發達國家的指數高于世界平均值但低于發達國家, 初等發達的指數低于世界平均值但高于欠發達國家, 欠發達國家的指數低于高收入國家平均值的30%;高收入國家平均值為100。
6、2007年世界現代化的不平衡性
世界現代化的不平衡性大致表現在五個方面:(1)國家現代化進程不同步(表5-12);(2)不同國家現代化速度不平衡;(3)不同國家現代化水平不平衡;(4)世界現代化要素指標的不平衡;(5)世界現代化的地理分布不平衡,世界五大洲的平均現代化水平是不同的。相對而言,歐洲和北美水平比較高,南美和亞洲相當,非洲比較落后(圖5-4)。
圖5-4 2007年世界現代化的地理分布
(本地圖為世界簡圖,完整的世界地圖見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圖)(摘自: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0》 何傳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