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顧立軍成展鵬)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立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許戈良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許多國家已把支付方式改革作為醫療費用控制的主要手段,成為醫療保險制度和衛生改革的核心,發展的主要趨勢包括由后付制發展為預付制。各國的實踐已經證明以按項目付費為代表的后付制是促使服務提供方誘導需求、導致醫療費用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許戈良說,2009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面達到了12多億,而沉淀的基金也超過千億元。目前實施的各種醫保均采用的后付制,這種付費方式不僅對醫院的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對資金的安全造成了潛在的危險,對患者的平均費用不斷上漲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許戈良說介紹說,預付制是預算支付制的簡稱,指在醫療活動開始之前政府部門或醫保機構預先決定給醫療機構的補償標準。補償標準在一定時期內是固定的,一段時期后按實際情況作相應的調整。后付制是指支付方在費用發生后按醫療機構報送的所發生醫療費用為基礎向醫療機構進行支付。
據調查,通常自費病人的住院費用最低,醫保病人次之,而部分病種的公費醫療患者的醫療費用最高,三方都呈逐漸增高趨勢。
許戈良認為,按服務項目收費給疾病治療的實際價格,給醫療服務收費留下了較大的空間。按服務項目收費為特點的后付制給一些不規范的民營醫院、社區醫院等提供了套保的機會,假住院、假治療、假出院等各種違規手段層出不窮。
他建議,選擇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和醫院對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包括按單病種、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按人頭支付、按服務單元、按服務項目、總額預付制等,進行試點工作,逐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預付費體系。在試點工作進行的同時,中央應該統一全國各地醫保管理機構,采取總額限制的部分預付方式,保證醫改工作的平穩進行。同時,盡快統一各地的醫保政策包括籌資方式和渠道、診療科目和藥品種類、報銷的比率和大病救助方式等等,以此保證和方便在快速發展的經濟建設時期各類人群的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