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章:
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是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的重要方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對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生態空間的完整性和文化資源的豐富性保護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現在國家公布了6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后還會陸續公布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2010-06-02 10:37:36
澳門澳亞衛視記者: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項目里有三項是澳門的申請,已經通過評審,進入了30天的公示期,這個公示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已經確定為名錄里面了。如果確定的話,中央會給澳門這三個項目在資金上有什么支持?
2010-06-02 10:39:35
王文章:
這個問題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同志回答。
2010-06-02 10:41:10
馬文輝:
第三批國家級名錄項目的評審是嚴格按照國務院的“18號文件”確定的標準、條件和程序開展和進行的,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嚴格、科學、規范、按程序進行評審。
2010-06-02 10:41:29
馬文輝:
開始的程序是專家組評審,因為這里有60多位專家,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遼寧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機構的60多位專家學者分成10個專家組,對整個申報材料的3136項進行分組評審。評審之后,我們又召開了正式的評審委員會會議,評審委員會會議確定之后又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除了文化部以外還有13個成員單位)征求意見,最后確定新增項目190項,項目擴展159項,這其中包括三項已經公示的澳門項目。公示結束以后,根據公示期間社會的反饋,部里開會專門研究,提出進一步修正的意見,再報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向大家進行匯報和審議,如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對名單都表示同意,就正式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批準之后,再以國務院文件的形式正式公布認定。
2010-06-02 10:46:39
馬文輝:
保護上,澳門、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非常珍貴,包含了重要的文化價值,肯定要注意加強保護,從各個方面予以適當的傾斜。
2010-06-02 10:46:50
香港文匯報記者:
對我國與日韓等周邊國家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非遺的代表作名錄,怎樣處理各國間“搶申”的問題?
2010-06-02 10:47:18
王文章: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精神以及操作指南的相關規定,締約國有權利、也有義務和責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本國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于兩個遺產國家共同擁有的同源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一個國家均可以單獨申報,如果列入代表作名錄之后,也不妨礙其他的國家再次單獨申報。
2010-06-02 10:47:46
王文章:
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3年11月7日公布的第二批代表作名錄中,就有阿塞拜疆申報的“阿塞拜疆木卡姆”,這是作為傳統音樂申報的。還有伊拉克申報的“伊拉克木卡姆”,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共同申報的“沙士木卡姆音樂”,都分別入選。到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第三批代表作名錄中,中國也申報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也列入了代表作名錄。這說明共同擁有的項目,在一個國家申報之后,其他國家還可以單獨申報。
2010-06-02 10:48:54
王文章:
中國與不少周邊國家共同擁有同源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愿意與這些周邊國家就聯合申報的問題、聯合保護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協商。中國愿意與周邊國家進行聯合申報和保護,共同傳承發展同源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增進睦鄰友好關系。2005年中國與蒙古國成功申報了蒙古族長調民歌。申報成功后,兩國建立了“聯合保護長調協調指導委員會”,以指導和促進兩國開展對該項目的聯合保護工作,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聯合申報的成功范例。
2010-06-02 10:49:52
王文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約》的框架下設立代表作的名錄制度,是為了推進各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申報是一個手段,推動保護才是真正的目的。我們對跟周邊國家共同擁有的一些項目,也是特別強調聯合申報、聯合保護,保護放在第一的位置。申報不是一種競爭,應該是作為大家攜手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橋梁。在這方面,我們秉承了一個重要的原則,合作保護比申報競爭重要。今后我們跟周邊國家還會就聯合申報的問題、聯合保護的問題進行更多的合作。
2010-06-02 10:50:41
北京電視臺記者:
第一,今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非遺保護,人人參與”。請您具體介紹民眾在非遺保護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二,一些地區現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態度走向了一個極端,當前非遺保護的商品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想聽聽您對非遺保護商業化傾向的看法?第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正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什么?
2010-06-02 10:52:36
馬文輝:
今年“文化遺產日”非遺保護的主題確定為“非遺保護,人人參與”,我們是基于這樣一些考慮:非遺保護的方針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這是非常辯證和全面的口號。因為我們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家在政策層面上、經濟層面上、動員上做了大量工作。政府主導是一個方面,政府做這些工作最根本的是把社會動員起來,因為非遺就在我們身邊,非遺的傳承人、非遺的主體就是我們廣大的人民群眾,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部分在民間,這樣動員全社會形成一種高度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意識,是非遺保護一項長期的任務。雖然在前些年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廣泛的社會動員,使大家對非遺保護逐漸有了認識,但是這種宣傳教育,這種自覺性的提高還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今年我們仍然凸顯這一點,就是為了讓大家感覺到非遺保護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都有責任保護這一珍貴的遺產,所以提出“非遺保護,人人參與”。
2010-06-02 10:53:44
王文章:
我再補充一點,今年“文化遺產日”期間還有一個活動:“把遺產交給未來——古琴名家名曲進百校活動”,向大學生和中小學學生一邊講解古琴的知識,同時演奏古琴的名曲。這實際上讓青少年能夠直接跟傳統的經典古琴名曲見面,既聆聽同時又了解古琴作為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價值、意義,直接參與這些活動就能夠體會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珍貴的價值。同時,現在很多青少年在演奏古琴,這樣一些實際的活動使他能夠感同身受,能夠體會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同時也體會到參與的快樂。
2010-06-02 10:56:14
新華社電視臺記者:
請問王部長,我們知道任何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全人類共同的遺產,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傳承,增加公眾的認知度和國際的知名度。我們看到,為迎接今年的“文化遺產日”,文化部將在國內舉辦一系列推廣活動,不知道在國際上是否有這樣保護傳承推廣的活動,呼應全人類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題?
2010-06-02 10:58:12
王文章: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加強國際間的合作非常重要。前幾年我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總部,舉辦了一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展,同時中國的一些表演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進行了演出。那次活動我也參加了,當時有192個國家的代表觀看了展覽和演出,他們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對當時展覽內容的豐富和演出的精彩大為贊嘆。通過那次展覽和演出,他們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有了深入的了解。
2010-06-02 11:01:05
王文章:
前幾年,我們在四川成都還舉辦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也吸引了國外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專家和一些旅游者參加。最近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掛牌成立的“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我想它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將會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在國際上的宣傳,包括國際社會對中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都會很大的促進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是我們自己國家和民族的,但是它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所以在國際間的合作保護方面,我們今后還會做出更多的努力。
2010-06-02 11:01:51
主持人華清:
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2010-06-02 11: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