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的第二個特點是戰略性。戰略性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它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瞄準中國國家目標。第二是它提供世界的全景概覽。首先它符合中國現代化的國家利益。大家都知道,現代化是中國的國家目標,是中國億萬人民的共同心愿。新中國歷代領導人都重視現代化,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反復強調現代化的重要性。在2003年—2009年期間,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當中有4次學習內容與現代化緊密相關。其中,2009年9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胡錦濤主席指出“要深刻認識和把握現代化的一般規律”,這就意味著我們要研究現代化。
中國科技界也瞄準國家目標,關注現代化研究。比如路院長就指出,總結和歸納世界現代化的事實和經驗,科學地展望它的未來,對于我們作出正確判斷無疑是有幫助的。而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院士指出,系統和科學的研究現代化,全面揭示現代化的客觀規律是中國科學家的一個歷史責任。
《中國現代化報告》可以滿足社會的三個需求。《中國現代化報告2010》是一本科普書,提供世界現代化的一般知識;它同時還是一本參考書,提供世界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它也是一本工具書,提供世界現代化研究的一般文獻。也就是說,它可以滿足我們了解現代化、認識現代化和研究現代化的需要。總之,它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2010-01-30 09:35:16
第二方面就是提供世界現代化的全景概覽。這個概覽的特點是時間跨度為400年,包括三百年的歷史和一百年的未來,這覆蓋了世界現代化的全過程。第二是空間跨度是五大洲、131個國家,覆蓋全球97%的人口。這五大洲131個國家包括亞洲的35個國家,非洲的38個國家,美洲的22個國家,歐洲的33個國家,大洋洲的3個國家,這些國家都是人口超過100萬以上,數據比較齊全的國家。第三,領域跨度是六個領域,也就是覆蓋世界現代化的全部領域,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和個人行為。第四,它的內容跨度是兩個方面,既包括現代化進程,也包括現代化研究。現代化進程包括世界現代化的過程、結果、動力、模式以及人類生活、結構、制度和觀念的現代化。現代化的研究則包括過去60年現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10種理論、中國的貢獻,以及一般理論,包括分階段理論、分層次理論、分領域理論、分部門理論等等。
世界現代化內容太寬泛,世界現代化概覽重點是事實、原理和前景。這本世界現代化概覽包括世界現代化歷史事實、現狀與前景,包括中國現代化的歷史事實、現狀、未來前景,以及現代化研究的歷史事實、主要理論和主要原理。
2010-01-30 09:37:40
報告的第三個特點就是建設性。首先內容比較豐富,有40個事實、40個前景、10個理論。其次它提供了歷史啟示,包括中國和世界的。第三提供了政策建議,包括運河戰略、路徑圖等等。第四是提供案例分析,《世界現代化進程的關節點》是和這本書配套的,它包括三個部分,包括典型區域的現代化、典型國家的現代化、重點領域的現代化。一會兒于老師還會給大家介紹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60年。
第四個特點,創新性。它是全球第一部世界現代化概覽,是世界現代化400年數字化全景素描。21世紀發展中國家有成功的機會,但它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并不大。世界現代化有10種理論,其中的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是中國學者提出來的。中國有可能提前10年左右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六個現代化。它同時發現國際經驗不足以解決中國問題,中國需要走自己的現代化的新道路。報告同時提出了新人類發展指數,中國世界排名第63位。
2010-01-30 09:43:28
在講報告優點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忽視報告的局限,就是相對性。大家知道世界是變化的,科學是發展的。目前這個報告的研究結果僅代表課題組當前的研究水平。這個報告有五個局限,第一個局限是方法局限。我們主要從自然科學角度研究現代化,這只是現代化研究的一個視角。從人文角度研究,從科學角度研究,兩種研究可以互補。我們總是想,就像我們爬山一樣,一個從南邊爬,一個從北邊爬,兩邊都可以,而且兩邊爬山的景色不一樣,但是它們可以互補。第二個局限是數據局限,到目前為止,18世紀和19世紀的數據相對比較少,這會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第三個局限是指標局限,這本報告選擇了世界現代化的100個指標,但是100個指標不多,相對于整個現代化來說不多。第四個局限是預測局限,我們用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它不能包含未來的不確定性。最后一個局限是篇幅局限,盡管報告有86萬字,遠不足以覆蓋世界現代化的全部內容。
2010-01-30 09:50:00
第二部分:現代化的主要結果。我想匯報四點,第一,世界現代化的事實和前景。第二,現代化研究的理論和原理。第三,中國現代化的事實和前景。第四,2007年世界現代化的水平。
第一,關于世界現代化的事實和前景。報告中講了20個事實、20個前景和10個啟示。首先看世界現代化的20個事實,世界現代化的起點是18世紀60年代,終點是現代化是動態的,目前不能確定它的終點。現代化階段: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現代化類型:先發型、后發型、內源型、外源型。現代化結構:發達國家占12%—15%。
現代化的分布,歐洲水平比較高,非洲水平比較低,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起步大約比世界晚了60—200年,發達國家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平均時間大約是160年。2006年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大約有35個,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大約有90個,處于傳統農業社會國家的有12個,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國家有29個。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人口大約是11.3億,進入第二次現代化人口大約9.7億,發達國家人口大約是8.2億,享受現代化生活的人口目前大約是8.5—10億。
在100年中,發達國家降級為發展中國家的概率大約是8%—23%之間。同時,發展中國家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約為1%—5%。在1960年—2006年有12個國家地位上升,12個國家地位下降,20世紀中比較成功的國家包括芬蘭和日本。
2010-01-30 09:52:03
下面舉幾個例子。案例一:世界現代化的階段。很顯然,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深刻變化,是現代文明的形成、發展、轉型和國際互動的符合過程,這說明現代化階段與文明階段緊密相關。關于文明的階段分化,歷史學家有五種觀點,我們采取了工具時代、工業時代、農業時代和知識時代的劃分。社會學家對文明階段劃分有四種觀點,我們采用的是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知識社會的劃分。請各位專家注意,我們講的這些劃分是相互對應的。現代化專家關于現代化的階段劃分有四種觀點,我們采用兩次現代化的劃分。其中第一次現代化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型。第二次現代化是從工業社會知識社會、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
第一次現代化有三次浪潮,分別是18世紀的機械化,19世紀的電氣化,20世紀50年代的自動化。第二次現代化同樣有三次浪潮,分別是20世紀80年代的信息化,21世紀20年代的仿生化,21世紀后期的體驗化。后面兩次是一種預測。
2010-01-30 09:55:00
案例二:世界現代化的結構。在1700年—2005年在300年里,發達國家在20個左右波動。什么是發達國家?我們這么理解,所謂發達國家,是國家的發展水平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值的80%以上的國家。什么是中等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是發展水平低于發達國家,但是超過世界平均值的國家。初等發達國家是國家發展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但高于欠發達國家的國家。那么,欠發達國家是國家發展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的60%以下的國家。
2006年發達國家20個,占15%,人口8.2億,占13%。享受現代化人口是8.5—10億。2006年有29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90個國家處于第一次現代化,12個國家處于傳統社會,還有幾百個少數民族部落生活在原始社會。在100年中有些國家成為發達國家,有些國家降下來。18世紀只有美國從發展中國家上升為發達國家。在19世紀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和阿根廷從發展中國家上升為發達國家。20世紀中只有芬蘭、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等從發展中國家上升為發達國家。
2010-01-30 09:5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