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華:
謝謝高研究員。下面的時間是回答大家的提問。
2009-10-10 10:57:19
北京電視臺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剛才提到的多維評價體系,現在有沒有一種科學方式幫助青少年建立多維評價體系?第二個問題是關于甲流的疫情,死亡病例是否會對社會心理造成壓力?我們如何克服這種影響?目前幾個重癥病人的情況怎么樣?
2009-10-10 10:57:31
高文斌:
高文斌:我回答第一個問題。關于如何建立評價體系,過去和現在多少都會有一個比較現實的看法,我們中國整個的傳統,其他方面在國際上的優勢逐漸形成,但是有一個優勢是一直存在的,就是教育的優勢,如何教育和青少年全面的發展,我們有很多傳統的積淀。隨著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對于青少年,有更多的機會支持多維度的知識和他們技能的培養,實際上有很好的支撐。舉兩個例子,一是培養科學素養的問題上,青少年很多科學素養其實都可以在校內和校外完成的,是怎么把這些引入到評價體系?這可能直接引導他們愿不愿花精力,學校愿不愿意花精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素質。很多的家長花了大量的時間愿意陪伴兒童,但是陪伴兒童干什么呢?業余時間仍然在陪伴他學習。這不是說不必要,而是說家長在陪伴青少年學習的同時也陪伴他做其他的事情。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他說他的孩子經常干一些沒用的事,和他的談話都是沒有意義的,他舉一個例子,從他開車出門的時候,我孩子就會說,你看保安今天站得又不好,他說這跟你有什么關系?出門以后,說今天北京的空氣也不好,家長很氣憤,這又沒有意義。我說什么有意義?他說班里誰又得獎了,他在班是什么樣的,最近參加了什么樣的項目,這是比較意義的。大家可以看到,如果話題都集中在他認為比較有意義的問題上,這個小孩別說多維度,一個維度都是非常非常窄。其實家長只要稍稍調整多維度的評價,一個孩子主體教育空間其實是打開了大部分。我相信在家長、學校的引導下,也會有更多的改善。
2009-10-10 10:57:57
鄧海華:
大家對甲型H1N1流感的問題都比較關注。大家知道,今年4月份下旬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都非常重視,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統一部署下,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和各地、各部門按照統一的決策部署,從我們國家的國情出發,科學研判疫情,制定防控策略,并且不斷地調整防控策略,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目前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國內廣大群眾的認可和國際社會的好評。
2009-10-10 10:59:37
鄧海華:
截止到10月9日,我國內地31個省份共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例22830例,已經治愈20194例,其中9月份以來比較快,9月份一個月確診病例1.7萬多例。目前重癥病例13例,已經治愈了9例,還有幾例繼續在定點醫院集中救治。西藏報告了一例死亡病例,也是內地報告的甲型H1N1流感首例死亡病例。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們國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從東部向西部,從南方向北方,從城市向農村蔓延,當然大部分的病例都是很輕的。專家認為,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包括我們國慶長假結束以后,大量人口要返回到他學習工作崗位上,出現大量的聚集性疫情爆發可能性很大,并且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也會不斷的出現,疫情防控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2009-10-10 11:01:52
鄧海華:
針對目前的防控形勢,衛生部在國慶長假期間召開了全國衛生系統的電視電話會議,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安排,要求各地加強領導,明確分工,健全機制,繼續堅持我們的防控策略,也就是強化預防措施,嚴控社區的傳播,加強重癥救治,減少疫情的危害。重點是要加強重癥病例的發現和救治,加強疫情的監測,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總結起來講,一是醫療救治,這是下一階段的重點,要減低疫情帶來的危害,做好重癥病例的早發現、早診治的工作。二是在疫情防控方面,要重點加強流感疫情的監測,加強疫苗的接種,防止聚集性疫情的爆發,尤其要防止學校聚集性疫情的爆發。
2009-10-10 11:05:09
鄧海華:
說到疫苗的接種,前一段時間媒體對這個比較關注,在一些網站和論壇里出現了一些傳言和不實的消息,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國現階段國內企業生產的甲型H1N1疫苗全部由國家統一收儲,市場上是不能流通的,目前我們國家也沒有接受進口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截止到目前,全國已經累計有30多萬人接種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共報告了150多例疑似預防接種的異常反應,目前情況看,大多數報告的異常反應都是輕型的反應,主要表現為局部的紅腫、疼痛,另外有些還表現為發熱、嘔吐、乏力等癥狀。總體來看,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種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希望今后媒體在開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報道的時候,一定要多跟我們衛生主管部門多聯系,從權威部門獲得信息,不要報道那些道聽途說的不實的消息,以免影響我們整個防控工作的開展,產生不良的負面效果。
2009-10-10 11:07:50
新京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關于青少年上網的。現在在各地出現了一些醫療機構,現在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衛生部角度來說,怎么樣來監管?第二是關于網癮的標準,請衛生部出臺的正在做的網癮的標準是什么樣的情況,現在實施到什么樣的程度了?
2009-10-10 11:09:24
孔靈芝:
關于網癮診斷標準的問題,實際上目前國際和國內都沒有明確地將上網所謂的網癮作為獨立的精神障礙的診斷。這是一個正在研究的問題,我國現在也在研究之中,沒有把它作為精神障礙的特有診斷。但是在解決遇到一些有問題的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各國包括國內都是采取對癥治療的辦法,比如一些有問題的孩子或者成年人,本身就有焦慮、抑郁或者情感沖動的障礙或者問題,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對這些癥狀進行治療,按照精神病學的診斷方法,對于臨床的癥狀進行對癥治療。
第二個問題,關于前一段時間電擊的問題,據了解這并不是一個醫療機構,應該本著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由工商部門注冊的,應該由工商部門進行管理。如果這里面涉及到了非法營業,應該按照這個進行管理,如果涉及到對青少年的人身攻擊和傷害,就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條款進行管理,如果涉及到了擴大宣傳等等問題,應該按照廣告法或者其他的法律進行管理。
2009-10-10 11:10:11
記者:
關于健康上網的問題,社會都普通關注,同時很多的概念大家并不是很清晰,剛才談到一些兒童上網過度和病理狀態怎么樣區分,不同的人應該實施怎么樣的干預,家庭和社會對這個問題很迷惑。應該怎么樣區分,請專家進行解答。
2009-10-10 11:11:43
高文斌:
我們剛才一直在強調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和生活方式問題,首先理解為干預的問題,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方式,一定要把這件事定義為病,不是病,是病與非病的問題。包括剛才提到的很多問題的判斷,他更多地使用了這樣一個概念來描述,就是避免我們經常說的“一刀切”的問題,剛才前面也提到,我們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有什么期望,希望他是一個怎么樣的成長,但是我們達不到所希望那樣長大的同時,我們就找原因,而且找一個原因,生活當中很多病人的思維方式也是這樣的,這個孩子為什么不是那樣長大的,他為什么不能學習好,身體棒,長得最漂亮,是學校的干部,人見人愛,將來一畢業就是最好的,為什么不這樣長?原因就是不可能每個孩子都這樣長。但是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理解的話,一定要給它找一個理由,網絡的問題似乎占了解釋權重越來越大,但實際上他們平靜的理解,也許網絡起了作用,但是我們并不是反對或者一點都不提倡青少年上網,尤其是家長存在這種想法。我前面已經講到,早期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對于互聯網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說明,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一定要跟孩子講清楚,他上的機器是干嗎的。很多學校和我們了解的青少年他在回憶他自己上網的時候,都會提到是把電腦或者互聯網當成學習機介紹給孩子,如果當成學習機送給青少年的話,一旦發現它不僅僅是學習機的時候,他首先拋棄的功能恰恰是學習機,這是青少年的思維方式決定的,感覺你是騙我的。你在給孩子任何東西的時候,都有一個陪伴的過程,我們送給他其他的禮物、其他的玩具,你帶他玩兒過山車都需要陪他嘛,青少年接觸互聯網初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陪伴孩子,跟他打游戲都行,這個陪伴不是長期的,因為用不了多久你就打不過他了,陪伴是非常必要的。另外,一定要在孩子的使用過程當中做好指導,很多家長提出來,我們不如青少年了解這個東西,不能指導他,這個話題站不住腳,我們在對于你的兒童使用的工具,家長不能做任何指導的情況下,你可以不送他。你不會送給你小孩一輛汽車吧。互聯網基本的使用和互聯網可能會有什么,你接觸一個小時可能就了解很多了。我們曾經也做了很多資料,也通過很多渠道做系統的指導。
2009-10-10 11:12:30
孔靈芝:
關于網上所謂的1.6億的精神障礙的問題。我們大家知道,精神障礙實際上是比較籠統的稱呼。這個精神障礙可以分成三大類,一大類是重癥的精神障礙,還有一種是一般的精神障礙,另外還有心理問題。重癥的精神障礙,像精神分裂癥等等,這個發病率在1%左右,大概1600萬,這種精神障礙,根據專家大目前的研究發現,這個發病率是不受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和以家庭的貧富差距、生活的環境影響,相對來講,1%的患病率,國際國內都一般在這樣的水平。這是指重性的精神障礙。其他一些是一般的精神障礙和常見的心理問題。一般的精神障礙,比如說焦慮,并不是說我們有1.6億的精神病人或瘋子,不是這樣的。比如說常見的病人,其實我們一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有的可能是過渡性的,有一些是階段性的,所以要把類別分清楚,不是1.6億都是有放火有暴力傾向的人。
2009-10-10 11:13:46
新華社記者:
最近紛紛報道乙肝病毒攜帶者辦理健康證,食品加工行業的要求,請問衛生部對此的態度是什么?
2009-10-10 11:14:50
鄧海華: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條和《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四章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其中,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不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說,法律法規沒有禁止乙肝病毒攜帶者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因此,在食品從業人員專項健康體檢中,不宜再設定乙型病毒性肝炎有關體檢項目。
2009-10-10 11:1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