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王立彬)由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震局共同組織實施的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一號孔開鉆儀式6日在四川舉行。
記者9日晚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科學鉆探是研究地震機理和監測地震、變化趨勢的有效方法。世界已有的實踐表明,通過科學鉆探,有可能獲取地震愈合和破裂期地震摩擦熱、滲透性、流體作用、應力狀態等重要科學證據,還可通過在鉆孔中安放儀器監測地應力等地震信息變化。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表示,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項目是我國第一次在地震發生后通過科學鉆探研究地震斷裂和地震機理的重要工程,項目將持續到2012年12月。該項目將實施4個鉆井,包括兩口1200米深的先導井孔和兩口3000米深的主孔科學鉆,在主孔孔內安放科學儀器,建立深孔長期地震觀測站。
據悉,項目將開展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巖石力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流體作用等多學科研究。通過對溫度、地震波速和發震斷層滲透性的精確分析,獲取汶川地震斷層愈合期和破裂期的地震摩擦熱、流體作用、應力狀態等重要數據,揭示斷裂破裂過程中的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為未來地震的監測、預報或預警提供最基本的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