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歡迎繼續收看在九泉衛星發射中心為您現場直播的《新聞1+1》,其實呢,從1998年1的月份開始,有一支全新的隊伍,就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是由14人構成的這樣的一個中國航天員的這樣的一個大隊,到現在為止,由于“神五”的任務,“神六”的任務,加上“神七”的任務,一共有六名航天員,一共完成和即將完成他們的一個夢想,那對這支隊伍的關注,也應該成為我們今天的一個重點。
主持人:就是一段時間以前,好多人也帶猜測,說這回執行這個“神舟七號”任務的時候,會不會一老帶兩新,當然指的不是年齡了,指的是像您啊,費俊龍,還有聶海勝,有過飛行經驗的一個人再帶兩個新人,最后發現是三個第一次來實現這樣的一個航天員夢想的這個構成,是否也在考慮給更多的人機會?
楊利偉:當然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那么從我們整個選拔來講,還是本著一個大家統一標準這樣來選拔的,那么這一次,整個的選拔,我們也是本著這個因素,這個因素。單在這個同樣條件下,可能也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剛才您講了,我們的航天員大隊成立10周年了,那么在這10年里,航天員的整個的訓練,我記得“神五”的時候,我當時在講,我說我們航天員都具備了執行任務的能力,也確實是這樣。那么我們也是給更多的航天員去提供這種飛行的這種機會,所以呢,這一次我們也是考慮這個問題,同時呢,有更多的人去執行任務,對我們的后續任務,也是一個很好的支持。因為一個人去執行任務的體會,只是一個人的。那么我們有更多的人去執行任務,那么他所積累的經驗是一個集體的,那么對于后續的任務也非常的有幫助。
主持人:14個航天員,10年,大家這個一起下來的時候,也意識到了,因為我們“神八”“神九”可能不會是載人了,要去完成對接等等任務,那有可能是這一個隊伍,最后一次擁有這個當航天員的這個機會,會不會這次競爭會更加激烈?
楊利偉:從這個意思上來講,確實是這樣的,那么隨著航天的這個發展,隨著航天員的這個,不論從年齡,還是從這個身體上的一些變化,那么對于航天員來講,應該說機會不是,肯定是會有,有所減少,當然隨著今后的任務,我們的力度也增加,對航天員來講,從這個角度來講,任務會逐步的增加的,那么對于第一代的這個,或者第一批的航天員會存在這個問題,所以呢這一次整個的這個航天員的積極求飛的這種精神,確實很感動人,那么大家非常的刻苦。我還可以這樣講,我們所有的航天員,無論是進入梯隊的,還是沒有進入候補的,確實是這樣的,我們航天員執行任務是沒有問題的,沒有問題,那么畢竟我們是只有少數的一些航天員才能去執行任務,那么這樣也是本著這種優中選優去執行任務。
那么從整個隊伍來講,應該說還是非常優秀的,我們的航天員去執行任務,也是這樣講,他們代表的是一個團隊,也確實是這樣,當我們航天員去飛行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其他的航天員,在我們的飛行控制大廳,都有自己的崗,他們也在地面進行支持,因為航天員都參加了整個過程的訓練,應該說他們對我們在空中飛行的戰友是最了解的,無論從性格,還是從操作上,而且對操作的動作,他們也是最熟悉的。
這樣的話,無論從技術上,心理上,都是一個很大的支持,所以執行任務,我們還是講一個團隊。
主持人:你看,因為一共有14個航天員,這樣10年的大家跌打滾爬的都在一起,但是六名航天員,你們已經出現在公眾的面前了,那么其他可能由于沒有飛行任務,大家可能還不熟悉他,從對他們工作的尊重,和一種肯定的話,將來有沒有計劃安排一次,在他們要即將告別這樣的一個職業的時候,給大家一個集體,能夠讓公眾去了解他們的機會?
楊利偉:我想隨著咱們整個的航天的進程,這個當我們有這種需要的時候,我們會有一個統一的一個規劃,這個也是有可能去這樣做的,而且。這些航天員確實為我們的整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因為我們成立這支隊伍的時候,是沒有前面這個的經驗可循的,所以我們通過這十年,我們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比如說對航天員的選拔、訓練的經驗,以及我們教員隊伍的培養,現在逐步地形成了一個很正規的一個訓練方法、訓練大綱,一個師資隊伍,那么這些所取得的,應該說都和這些航天員這么多年的努力和訓練分不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