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研制人員進行火炬防水試驗。新華社發
珠峰引火器
低溫低壓下能抗12級大風
據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剛剛實現奧運圣火在珠峰點燃的那枚小小的引火器能在低溫、低氣壓條件下燃燒,還能抗12級大風,濃縮了諸多高科技成果。
萬鋼說,此次奧運圣火珠峰傳遞中最關鍵設備就是點燃第一個火炬的那枚引火器,那枚引火器可在零下40攝氏度、0.3個大氣壓的低溫低壓條件下燃燒,還能抵御12級大風。
萬鋼介紹說,珠峰當天的風速是18米/秒,溫度是零下26攝氏度。低壓、缺氧這些因素都很不利于燃燒,在這樣的條件下,能不能把火炬點燃,在點燃之后,火炬的火焰能不能被電視畫面所展現出來,這些都需要強大的科技力量作為支撐。
北京市科委主任馬林表示,“正是有這些努力,才有今天大家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人物專訪
奧運火炬跳動“航天心”
2008年5月8日上午,北京奧運會火炬珠峰傳遞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奧運火炬珠峰傳遞領導小組火炬研發部部長薛利此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奧運火炬在珠峰之巔熊熊燃燒,既是中國航天技術的完美展示,也是“科技奧運”理念的生動體現。
接手奧運火炬燃燒系統攻關項目時,也正是航天科工集團承擔國家重點型號任務最忙的時候,怎樣協調科技奧運項目和重點型號任務之間的關系,成為擺在集團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們只能在保證完成型號任務的同時,擠占休息時間,加班組織奧運項目的攻關,”薛利說,“在奧運火炬燃燒系統的研制過程中,航天人‘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再次得到了充分體現。”
談到自己的奧運火炬項目研制團隊時,薛利的眼睛濕潤了,譚邦治、宋欣、于世元、韓玉民、于喜國、董群、劉興洲、薛亮、高炳欣、胡寧生、邵文清、葉中元、胡申林……一大串參與奧運項目的人員名字脫口而出。
薛利說,7年來,雖然經歷了酸甜苦辣,但因為有個好團隊,自己一直幸福著。
海拔最高處隨時拍攝及數據傳遞
奧運圣火昨天順利登頂珠峰后,聯想集團攜手中國移動在北京正式宣布“科技助力火炬登頂珠峰”項目圓滿成功。
電腦進水曬曬接著使
“我們的設備真是經過了風雪的考驗。”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和俄羅斯區總裁陳紹鵬說起聯想為珠峰提供的科技設備很是感慨。
5月5日,珠峰下了一場暴風雪,夾帶著冰雹灌進了大本營的帳篷里,每臺電腦上都覆蓋了一層冰雪。沒一會兒,太陽就出來了,包括筆記本電腦在內的機器、電源等設備都被雪水浸泡。情急之下,工程師用最原始的方法——抱起機器控水,然后放到大太陽底下曬。結果曬干后發現機器一切正常,沒耽誤事,這讓工程人員和記者們高興壞了。
120克小電腦成殺手锏
陳紹鵬透露說,這次使用的科技含量最高的是一款在珠峰頂上能夠實現即拍即傳的高科技產品“IdeaPad U8”奧運紀念版。這款產品跟登山隊一起登上珠峰頂后,通過無線網絡系統即刻跟大本營連線,實現登頂過程中有網絡信號時的即拍即傳。難以想象,一個120克、3.5英寸屏幕的小型手持電腦完成了如此重要的任務。
陳紹鵬介紹說,這個項目最大的挑戰是設備要接受超低壓、超低溫環境的考驗。
實踐證明,中國人聯手開發的這一產品,戰勝了所有挑戰。
海拔最高的網吧樂壞記者
對于記者來說,不洗澡沒事,不上網絕對不行。在珠峰上,記者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海拔5200米的“高山網吧”了。
陳紹鵬說,聯想對火炬登頂珠峰的支持,一部分是幫助中國登山隊搭建火炬登頂珠峰信息指揮系統,另一部分是通過為中外媒體提供IT網絡平臺。首先,聯想在海拔5200米珠峰大本營搭建登山信息指揮系統和互聯網服務區。其次,聯想在珠峰搭建全球海拔最高的新聞中心,并搭建新聞中心內部局域網。他笑言,這個網吧可以說是珠峰上最熱鬧的地方之一了。
中國移動信號覆蓋海拔8300米營地
昨天上午,北京奧運圣火成功登上海拔8844.43米的珠峰峰頂,登山隊員扎西次仁通過中國移動網絡從世界之巔發回第一條圣火登頂彩信。
作為惟一對珠穆朗瑪峰地區實現網絡覆蓋的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挑戰人類施工和生存極限,在珠峰6500米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基站,完成人類通信建設史上的創舉,該基站最高可覆蓋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及周圍地區。
中國移動有關負責人昨天在“護航圣火——百名記者百城通信體驗”活動上透露說,已對火炬傳遞城市中可能經過的路線全面測試,各城市主要路段、高速公路、國道均已實現無縫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