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預計10月發射 900元可坐看"嫦娥奔月"
這個中秋“嫦娥”要在人間度過。她的奔月之旅較原定計劃推遲了近一個月,預計在下月正式啟動。記者昨天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獲悉,“嫦娥一號”早在一個多月前已進入發射中心技術場地,為“嫦娥一號”新修的發射平臺也已進入待命狀態,運載“嫦娥一號”的火箭不日將進入發射中心。而在發射現場周圍,已準備了2000多觀景席位給游客親眼觀看這歷史性的一刻。
“嫦娥一號”8月已待命
自去年神六升空之后,標志著我國探月計劃第一步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成為關注的焦點。原媒體報道今年9月上九天攬月的“嫦娥一號”發射遲遲未有消息。
9月22日,記者前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秘“嫦娥一號”的發射情況。據發射中心“長征三號”衛星實體景點的講解員介紹,“嫦娥一號”將在下月發射。早在8月中旬,“嫦娥一號”已經運抵發射中心,進入技術場地進行一系列相關測試。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發射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送嫦娥奔月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則有望在近日運抵中心。而承擔發射任務的新三號發射塔早在去年12月底已經竣工。目前,該塔已有兩次發射熱身。最近一次發射成功的是“鑫諾三號”衛星,這也是長征系列火箭第100次發射。
為嫦娥新修發射塔
即將擔任“嫦娥一號”發射任務的新三號塔也是對游客開放的一個重要部分。據介紹,在新三號塔前方兩三米的地方原來有一座老的三號塔,被稱做功勛塔的老三號是為發射“長征三號”火箭而建。由于其塔架位置與高度均無法適應送嫦娥上月球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發射需求,早在2005年下半年,發射中心就已經開始著手對其進行大規模適應性改造。
去年拆除的老三號塔身高77米,而新修的三號塔較其“長”高了8.5米,遠遠望去像一座鋼結構的現代矩形大樓。這個由固定和活動兩部分合二為一的發射塔,由頂端的橙色吊車,側面的藍色五聯回轉平臺及正面的紅黑相間的轉動軸和10根電纜擺桿組成。
在回轉平臺下面綠色的是發射臺,用于承載火箭、衛星和燃料的重量。發射臺下面是深23米、長98米、寬28米的導流槽,槽內的水可為衛星發射時提供緩沖作用,并防止高溫對設備的損耗。
據發射中心此前發布消息稱,此塔經22個參建單位、數千名科技人員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才完成。
奔月樓趕工迎游客
與新三號塔遙遙相對的是竣工不久的奔月樓。這棟由白瓷磚包裹的三層樓,之前是一家餐廳,為了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現場觀看發射,于去年12月改造為展廳后對外開放。
展廳的一樓,是“嫦娥”模型的陳列室,以及中心發射歷史的展覽廳。展廳三樓平臺,與新三號發射塔遙遙相對,平臺上還修有兩層鋼結構的觀景平臺。據獨家代理前往發射中心旅游業務的金英旅游公司的負責人介紹,奔月樓三層頂樓平臺預計容量是200人左右,這還不包括13間目前正在布置的包房。
為了讓更多的人過眼癮,奔月樓右邊的牛頭山嘴正在加緊擴建兩個觀景平臺。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建筑任務已經下達,旅游公司要求務必在下月嫦娥奔月之前投入使用。此兩平臺投入使用后可讓到現場觀看發射的人數大大增加,保守估計可以增加2000人。
900元是觀景貴賓房
即將邁出探月第一步的焦點時刻,發射中心仍會“開門納客”。據金英旅游公司的負責人介紹,發射期間迎客的推廣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他說,雖然目前進場觀看的限制人數還未完全確定,但至少有2000人可以獲得這樣的機會。這將是中國發射史上迎客規模最大的一次。
至目前,僅該公司下屬的一個散客接待部接受的預訂數已經超過300人。旅游公司對前來預訂的人員開出的價格是900元。
旅游公司的負責人亦表示,現場觀看發射的收費標準已經出臺,但尚待最后敲定。收費標準有望在近期對外發布。初步預計,根據參觀價值的不同,參觀票也將分為三至四個等級。最貴的則是奔月樓的包間,每間可容納五人,且設有休息室等簡單布置。他認為,900元對這種貴賓房而言不算貴。
旅游公司負責人還希望通過媒體提醒前往游人,現場看衛星發射,憑有效身份證件才可入內觀看。現場可以拍照,但攝像機和違禁物品則嚴禁入內,目前旅游公司仍然接受預報名。(秦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