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三十二歲,兩條腿對一條腿,因這樣的差距,殘奧乒乓球“五連冠”的中國老將張小玲半決賽不敵瑞典選手,無緣沖擊個人第十一枚殘奧會金牌。
推著輪椅離開賽場,張小玲立刻陷入媒體包圍。“我今天打得有些緊,對手拼得很兇,她能跑動,而我只有一條好腿跟不上她的節奏。”五十一歲的老將臉上除了汗水,還有一絲遺憾,“本想在家門口再奪金牌的,可惜沒拿下來。”
以后還會繼續打球嗎?是拋給張小玲最多的問題。“球肯定還會練的,已經習慣了運動,突然不打身體會受不了的。”至于倫敦殘奧會,張小玲表示將完全服從國家隊的安排,“但全國比賽大家還會見到我的。”
五屆殘奧會,十枚金牌,輝煌的數據,使張小玲無可爭議地成為殘奧會乒乓球賽場上的“第一人”,也使她步入有史以來最偉大殘疾人運動員的行列。
張小玲自幼酷愛乒乓球。苦于家境貧寒,她的第一個乒乓球是別人丟棄的癟球,第一塊球拍是自己用菜刀削出的木板。十九歲時,她因右腿疾病截肢,但仍對乒乓球情有獨鐘。她用節衣縮食省下的錢請人做了張乒乓球臺,放在小店旁邊,讓丈夫當陪練。她還特別定制了一副一斤重的鐵拍提升腕力,用以球擊球的方法鍛煉發球的準度,由此練就了一身硬功夫。
一九八四年開始正規訓練的張小玲,三年后便摘取了全國單打金牌。翌年的漢城殘奧會,毫不怯場的她首次登上殘奧會冠軍領獎臺。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五屆奧運會,單打和團體五連冠,她成為無可厚非的“乒壇皇后”,在中國殘奧運動員中攬金最多。
對于觀眾來說,看張小玲比賽是一種享受,而對她自己則是肉體上折磨。二十余年,張小玲換掉了十幾條假肢,每一次磨合,都吃盡皮肉之苦、付出血的代價,但她從未有過抱怨和懈怠。
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膺全國三八紅旗手……多重光環沒有讓張小玲停滯不前,反而更成為她不懈打球的動力。“我希望能以自己的經歷和名氣,呼吁更多人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比賽、訓練之余,張小玲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調研寫議案,為殘疾人奔波忙碌,還準備為殘疾人乒乓球運動培養更多后備力量。
今次只報名單項賽事的張小玲,僅剩一場銅牌爭奪戰。但殘奧賽場,已經見證了這位“六朝元老”的光榮與夢想。
“從沒想過何時‘掛拍’,對我來說,每打一個球都是新的起點、新的挑戰。從事其他行業也是一樣。”更廣闊的領域,她將繼續書寫一名殘疾人運動員的傳奇。(王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