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你是職場笨伯嗎?
只懂苦干、傻干,卻總是得不到領導的重視,到了年底更是與升職、加薪無緣,感覺年年都是白忙活!你就是那種典型的職場笨伯。要想不再傻干,就要明白“辛苦地做不如聰明地做”!
害怕變化幾乎是我們的共性,我們總是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擔憂。其實,變化有時帶來的是危機,有時帶來的是機遇。關鍵是我們以什么樣的眼光去看待變化。
因此,一旦遭遇職場變動,有的人仍舊能夠把注意力的焦點放在自身,平靜地接受變革,繼續理性地處理問題,而另一類人就會特別焦慮和無助。后者容易受他人影響,總是把眼光放在四周,習慣從外界尋求對自我的認可,所以一旦看到不安全因素,就會自亂陣腳,做些小動作。他們的反應總是不理性,喜歡逃避。
不要被焦慮控制,否則你就會像大賽經驗不足的運動員一樣,做出變形的動作,比如不恰當去拉關系,反而給領導留下負面印象。
CASE 1
干得多卻是白干!
來自名校的馬克一向認為要憑能力說事,在學校看成績,在單位看業績。于是在單位工作時,吃苦耐勞,寧當拼命三郎,從來不屑于做愛拍馬屁的投機者。在部門中,馬克出了名的勤勞,工作一多,有些人就會叫苦不迭,馬克卻大包大攬,他認為:“不就多干點嗎?多干點也累不死人!再說也能多積累經驗。”漸漸的,除了干自己的,別人挑肥揀瘦丟下的爛攤子,馬克也不吱聲地挑起來。有時甚至是別人放假,他卻加班、熬夜。同事們都喜歡他,因為只要同事開口,馬克一定盡心盡力地幫忙,絕不藏私,個人資源也愿意與同事共享。
可是馬克跟同事關系鐵,跟領導卻很疏遠。逢年過節,看到有同事給領導送禮,馬克心里很不屑。年底的公司聚會,很多同事找領導敬酒、表心愿,馬克卻穩坐如泰山,同事打趣:“馬克,你是在等領導給你敬酒吧?”馬克只是悶頭吃菜。
時間久了,馬克也感到了不平衡。升職沒份、加薪沒份,就是陪著老板公費旅游也總是由健談的同事出馬,跟領導吃飯也總是被忽略。馬克心里不是滋味:為什么我這樣的人才,卻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得不到伯樂的賞識,馬克憤而跳槽,可是在新單位,他發現情況還是沒有變化。
在職場上一聲不吭地苦干,有可能只落得白干的下場。在職場上,不是你一個人把活兒都包了大家就領你的情,相反人家會覺得你好搶功勞,喜歡單打獨斗,缺乏團隊精神,所以“辛苦地做不如聰明地做”。和領導的關系也特別重要。首先不能有心理障礙,不要把適當的溝通等同于拍馬屁,和領導走得近絕對不意味著就是馬屁精。處理不好和領導的關系,至少說明你情商不高,畢竟,管理好自己和領導的關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
CASE 2
累得半死還不落好!
Alice自小就被爸媽的那些老話教育著長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學校聽老師的,在單位聽領導的;要獨立,不要總給別人添麻煩。可是在職場多年后,Alice卻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付出和收獲成正比嗎?那是扯淡!Alice在公司做銷售,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超負荷運轉,從來不會向老板說“不”。每天和老板的交流,就限于MSN上,一般都是老板分配任務,然后Alice乖乖地答“好”,百分百服從。每個任務Alice都盡量自己搞定,消滅隨時出現的問題。Alice的想法還是源自老觀念:優秀的員工當然具有獨當一面的能力,領導的話就是圣旨,出了問題也要“我能行”,而不是找領導求助,開口問“怎么辦”。常常是苦惱得要死,卻拼命自己扛,有時候甚至晚上焦慮得睡不著,可是最后問題解決,到老板那里,只是一句輕松的OK。
令Alice不解的是,老板常常表揚的卻是那些愛問“怎么辦”的同事。比如和Alice同部門的小艾,每逢有問題就請示老板,跟客戶溝通也每每答復“我要請示老板”。于是,她成了老板眼里勤懇、踏實的好員工,而Alice卻被老板認為工作量還不飽和,于是繼續像機器一樣運轉。痛定思痛,Alice發現:還是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職場中,很多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明明很辛苦,可是老板根本看不到。所以,聰明地工作還要會和老板溝通。比如適時適當地匯報工作,既讓老板知道你在干嘛,又能及時了解老板的思維,避免風險,更讓老板知道你在其中的付出和努力。
有些工作具有一定難度,不要認為自己能解決就不請示或者告知領導,如果這個問題既有些難度、領導又能解決,不如請教一下領導,一方面也給領導一個顯示才能的機會,同時也顯示了你對領導的尊重。也沒準,領導還真能給你更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