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21日報道 英文《中國日報》4月21日報道:根據星期一公布的一份由英國廣播公司贊助的民意調查結果,2009年中國國家形象小幅回升。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國家形象已走出低谷,將會持續上升。
調查顯示,在受訪的2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萬人中,41%對中國有積極觀感,比上年小增兩個百分點。38%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比去年下降了兩個百分點。
在BBC去年公布的調查結果中,受訪者對中國的觀感明顯掉落8%,負面觀感第一次超過正面觀感。在已經持續進行了六年的年度民意調查中,中國一直較穩定的維持在積極形象上。
這項調查由國際民意調查機構“全球掃描”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國際政策態度項目聯合進行。從2005年開始,每年追蹤調查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國際形象,詢問受訪者對被調查國家的印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宮力教授認為,中國的國家形象持續上升是主流趨勢,回落只是個別事件影響下的暫時表現。
“諸如拉薩事件之類的個別情況對中國的國家形象肯定產生了負面影響,”宮力說,“但是中國在促進世界發展和維護世界和平上發揮出的日漸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是客觀存在的,各國人民遲早會看到這一點。”
2008年3月14日達賴喇嘛策劃煽動的拉薩打砸搶事件造成了至少19人死亡。
全球經濟危機以來,中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回暖的最重要推力。
“除了經濟方面的貢獻,中國是五常中向海外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也是做出最大減排承諾的國家。”宮力說。
星期一公布的調查中指出,“12個國家對中國有正面印象,12個國家對中國感覺負面,另外3個國家正負雙方基本持平。”
另外,在一些國家中,對中國的看法有明顯改善。去年的調查中菲律賓受訪者中有52%對中國持負面看法,今年則有55%對中國持積極態度。日本受訪者中對中國持負面觀感的比例下降了21個百分點,持正面態度的人群比例則由8%上升至18%。
歐洲仍然是對中國看法最負面的地區,盡管數據顯示出一定的改善趨勢。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基本沒變化,僅從去年的52%負面態度降至51%。
談到負面觀感,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馮仲平稱,“西方媒體對中國向來持嚴苛的態度,把中國視為‘潛在威脅’。因此部分西方民眾的觀點不可避免的在媒體的印象下是帶有偏見的。”
“中國威脅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西方一度盛行,該理論認為中國的發展壯大,特別是軍事力量的上升,會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Sebastian Wood)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中國還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挑戰”,中國仍然有約500萬人每天僅靠不足兩美元生活。
駐華大使任期內最初的79天內,吳思田走訪了11座中國城市。既有北京、上海、香港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有蘭州、包頭、呼和浩特這樣的內地欠發達地區。他特別提到了在蘭州的經歷。干旱的土地,大量的失學女孩,讓他對中國發展的另一面有了直觀深刻的印象。
宮力認為這種偏見不會在短期內消除,但“只要中國堅持做自己該做的事,世界早晚會看到中國的巨大貢獻。”
在全部28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國際形象排名第11位,前10位分別為:德國、加拿大、歐盟、日本、英國、法國、巴西、美國、南非和印度。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