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現在的嬰幼兒用品,越來越“精細”,細分程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喝水和吃飯的勺子要分開;奶嘴分寬口徑的,標準口徑的;安撫奶嘴分鴨舌形的,拇指形的;寶寶喝水要用溫度計量水溫,喝水杯要用專用的練習杯;睡覺時有塑型枕頭;洗澡有斜坡式浴盆;洗完澡要抹護臀霜;出門要擦防曬乳;紙尿褲分男女,而且爽身粉也開始有男寶寶用的和女寶寶用的;還有嬰兒指甲剪、喂藥器、防蹬被夾、口腔清潔套裝等,形形色色的新產品讓人眼花繚亂。當然,價格也不菲。真可謂“沒有買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有細心的父母算了一筆賬:從懷孕前的營養品、書籍,懷孕后的防輻射服、胎教光盤到孩子出生后的飲食、服裝、車、床、日用品、玩具、圖書各類嬰幼兒用品,再加上早期教育的開支,粗略一算,孩子才兩歲,花銷已近6萬元,竟占家庭總開支的一半。“育霸”,欲罷不能。
想要控制育兒高消費,真的那么難嗎?對孩子真的沒法“苛刻”一點嗎?
也有家長說,理智地想一想,有些沖動之下買來的兒童用品不見得實用。比如,吸鼻器的管子極易刺傷嬰兒嬌嫩的鼻黏膜,引發鼻炎,根本沒用;兩歲前的孩子也不需要價格昂貴的專用掏耳勺,只要注意外部清潔、避免進水就夠了;如果用普通的小勺就可以將藥完好地喂送到寶寶口中,何必還要買38元一個的喂藥器呢?很多圖書在封面上做盡了文章,打上“兒童必讀、啟迪性讀物”等字樣,吸引了不少家長的眼球,但翻開一看,內容卻是大同小異。
窮養富養不如心養
“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周圍那些越是舍得大把給孩子花錢的父母,卻越是舍不得花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囡囡媽媽說,“我的一位女同事就說,生孩子有什么啊,出了月子就把他送到我父母那里,請個保姆,多給點錢,每年去看他兩次就行了!”
有了孩子要請保姆是不得已的事,但是即便是周末和下班時間,小區里大多數孩子都是由保姆帶著出來玩。媽媽帶孩子出去反而成了另類。有一次,就有一個專門帶孩子的保姆問囡囡媽:“你怎么不請個人給你帶孩子呀?自己帶多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