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戰略性調整到底意味著什么?
在2009年中國經濟中,一些地方政府的新思路讓民生亮點頻頻閃現,政府一筆筆真金白銀的投入,讓人感覺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打出就業組合拳、新醫改破冰、農村養老保險試點,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各項新政,也在2009年里加速推進。這些變化在中國經濟的戰略性調整中到底意味著什么?
2009年,中央投入巨額資金、出臺各項政策,保障住房、提高就業、改善教育、改革醫療、完善社保,在金融危機的嚴寒中為全國人民帶來了陣陣暖意。僅僅觀察數字和政策,我們還很難有形象的認知,但從一個個普通人的身上,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巨大的變化。
就在這一年,新農保制度正式推出,農民也領上了“退休工資”;就在這一年,國家多部門多措并舉解決大學生、農民工就業難題,前三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851萬人,好于年初預期;就在這一年,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破冰前行,今后三年,各級財政將新增投入8500億元,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就在這一年,中央財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增加到493億元,較上年增長1.7倍,約750萬戶城市低收入家庭、240萬戶林區墾區煤礦等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困難將提前得到解決;就在這一年,國家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特別是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提高了1200萬中小學教師待遇。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鄭功成:“我覺得它可以作為一個標志性的年份,它就是意味著某種轉折,就是我們公共資源更多是實際用到老百姓的身上去,讓城鄉居民直接得到好處,所以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標志,就是我們拿出真金白銀就是保民生。”
我國政府關注和改善民生的舉措,在國際上贏得廣泛贊譽。英國《每日電訊報》說,“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是為了人民的新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也表示,“中國立足民生的救市措施,將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鄭功成:“我們一年時間表明,這種比較消極的或者低估中國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的應該說現在來講是得出了一個讓他們感到意外的一個結果,這些我想都是國外的同行在年初沒有想到的?!?/p>
難關已過,前方卻并非一片坦途。明年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教育資源的配置仍然處于失衡狀態,社會保障體系尚未惠及全民,收入的城鄉和行業差距也依然懸殊,但為政之道,厚民為本,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面對民生大考,沒有人放棄,更沒有人退縮,2009年是一次跨越,2009年卻又只是一個開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們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擺在我們面前的還是一條不平坦的道路,勝非為難,持之為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還要繼續保持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更加兢兢業業地工作,努力奮斗,中國的明天大有希望。”
半小時觀察:沒有夯實的民生 經濟高速發展將成地上懸河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今年兩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曾經這樣闡述民生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2009年中國經濟的深刻變化,讓我們認識到,民力就是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動力,將保民生和保增長統籌考慮,就是把握住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居民消費比例低、內需不足,這些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從根本上說都和民生問題息息相關。只有提高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完善教育體制,中國經濟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獲得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改善民生不是錦上添花,但也不僅僅是雪中送炭,將發展與民生全面對接,我想如果很多年之后,我們再來回顧2009年,這個轉變可能是中國經濟在這一年里最寶貴的收獲。
(執行主編:鄢聞余 記者:井天增 攝像:徐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