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軍擔任進軍西藏任務
劉伯承、鄧小平看到毛澤東1950年1月2日來自遠方的電報后,對毛主席解放西藏的迫切心情和決策意圖心領神會,立即縝密研究了貫徹執行這一重要指示的意見,并于1月7日上報毛主席、黨中央,同時發給當時尚在成都的賀龍。電報內容如下:
“一、毛主席及德懷同志關于西藏問題的兩電均收到。經我們考慮后,完全同意于今年即九月占領全藏。根據敵情,尤其交通經濟條件說來,在兵力派遣上先以一個軍去,惟在開辟時,則準備以另一個師給予加強之。在康藏兩側之新青兩省及云南鄰界,各駐防兄弟部隊如可能時予以協助。
二、擬定以二野之十八軍擔任入藏任務,以張國華為統一領導的核心,已指令該軍集結整訓,并召張及各師干部速來重慶受領任務,解決進軍西藏中的運輸諸問題。
三、擬請由十八兵團在經營西康之部隊中指定一個師隨同十八軍先期進入西康之西部。如需要時,則由張國華統一指揮參加藏東作戰,任務完成后,隨即歸還西康。”
決定由哪個部隊擔任進軍西藏任務,西南局是經過周密考慮的。到底由哪個部隊進軍西藏好,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副政委)、李達(參謀長)諸首長曾進行過多次研究。當時,著重考慮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從哪個方向進去?從地理上看,西北進藏道路比較方便,歷史上軍隊也多從這個方向進藏,但物資支援有困難;另一個方向是從西南進藏,物資支援比西北好,道路艱險,也可以走。清末趙爾豐經營川邊,鐘穎率川軍進駐拉薩,都是從西南進去的。所以,從西南進軍雖有很多困難,但是可行的。第二是選擇哪個部隊擔任這一重大任務?經過反復研究,劉伯承、鄧小平同時想到了十八軍。認為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比較年輕,既當過軍事指揮員,又做過政治工作和地方工作。在解放戰爭時期,屢挫數倍強敵之進攻,開辟和鞏固了豫皖蘇解放區,對轉入戰略反攻和實施淮海決戰起了重要作用。故決定由張國華率部隊進軍西藏是適當的。在部隊組成上,考慮各部隊都已進到指定位置,正在“安家”,是從各兵團抽調三個師組建進藏部隊,還是十八軍全軍執行進藏任務?西南局決策層認為:進軍西藏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前者不利于統一指揮;特別是在進藏初期部隊要起軍政府的作用,要建黨建政,要開展地方工作,要搞生產建設。十八軍這支部隊英勇善戰,作風頑強,在軍、師領導層中,有一大批老紅軍、老八路、老新四軍干部,能夠承擔起這一重大任務。這樣,進軍西藏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最后落在十八軍肩上。
十八軍擔任進軍西藏任務后,第二野戰軍于1月10日電告第五兵團:十八軍直屬野司指揮,脫離五兵團建制。
1月18日,西南局向中央軍委報告有關進軍西藏的大體安排:
“十八軍經營(西藏)的問題,則是我們當前極大的戰略問題,也是該軍在思想上一個極大的轉折問題,但在我們與其師以上干部說明任務和我們決心全力支援進軍的情況下,大家都愉快地接受這一光榮任務。”同日,由鄧小平起草了關于進軍西藏部署并成立中共西藏黨的領導機構向中央的報告,報告中說:“我們近日召集十八軍師以上干部來重慶,講清入藏任務并商談具體準備,大家對此光榮任務的接受,尚稱愉快。我們大體確定于二月底完成準備,三月初出動,三月底主力集結甘孜地區,四月底集結德格地區,五月間占領昌都”,“占領昌都就會震動全藏,促進內部分化”。“再者,關于西藏黨的組織,我們擬成立西藏工作委員會,以張國華(軍長)、譚冠三(軍政委)、王其梅(軍副政委)、昌炳桂(副軍長)、陳明義(軍參謀長)、劉振國(軍政治部主任)、天寶(藏族干部、全國政協代表)等七人為委員。張國華任書記,譚冠三任副書記。請予審查批示。”
中共中央于1月24日復電批示:“同意即成立西藏工作委員會,以張國華為該委員會書記、譚冠三為副書記,再加王其梅、昌炳桂、陳明義、劉振國、天寶為委員。此外請西北局考慮是否還有其他人可以加入此委員會,望西北局提出意見”。
至此,由第十八軍擔負進軍西藏部隊的主力,以張國華為統一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西藏工作委員會(簡稱西藏工委)的組建,均經中共中央批準,確定了下來。
2月15日,西南局、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聯合發出了《解放西藏進軍政治動員令》。 2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宣布正式成立。賀龍任司令員,主管進軍西藏工作,鄧小平任政治委員。第十八軍即直接歸軍區指揮。
和平解放西藏進軍路線圖(圖片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