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幢樓已完全倒塌
■ “上海13層在建樓房連根倒塌”追蹤
上海市閔行區政府新聞辦28日晚間表示,“蓮花河畔景苑”樓房倒覆事故的開發商、建筑商、施工方、監理方等方面負責人,已被采取“適當控制措施”。同時,工作組已接待在該小區的購房者255戶,承諾確保其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據新華社電)
·相關鏈接:
滬13層在建住宅倒塌 單價萬元 業主退房原因猜想
上海在建樓房整體倒塌續:出事樓盤已被暫停銷售
上海市負責人要求徹底查清在建房倒塌事故原因
開發商被“適當控制”
27日5時30分許,在上海市閔行區蓮花南路羅陽路口,一在建樓盤工地發生樓體倒覆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
經查,“蓮花河畔景苑”開發商是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政府有關部門已對開發商及其資金采取控制措施,業主交納的房款處于安全狀態。目前,政府部門已經對該項目開發商、建筑商、施工方、監理方等9人采取“適當控制措施”。
附近疏散居民回家
工作部門還查明,“蓮花河畔景苑”住宅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總套數629套,已出售489套。
事發后,相關部門及時發布了告蓮花河畔景苑購房者書,及時公開對外熱線咨詢電話,相關部門主動承諾將確保購房者合法利益不受損害。截至28日17時,由信訪部門和律師團組成的工作組共接待購房者255戶。
27日的事故發生后,附近的羅陽七村132戶居民被疏散到三家賓館,每人收到了130元生活費,用以購買臨時生活必需品。28日下午,專家組正式確認羅陽七村房屋沒有隱患,有關部門逐戶做好居民水、電、煤安全檢查工作。19時30分,住在三家賓館的居民已全部回到各自家中。
今天將檢測樓房結構
閔行區政府新聞辦還表示,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市水務局和閔行區政府正全力做好對事故現場相關建筑和管線的檢測、堆積土方卸載、航道管理、防汛墻修復等工作。
目前,上海建工集團搶險施工隊有6臺土方施工機械在同時作業,已經卸土11000方,填坑6500方,同時對施工現場多余土方進行外運。下一步,工作部門還將繼續對在建樓房、道路管線、防汛墻進行不間斷監測的基礎上,29日將對樓房的結構、樁基等進行檢測,并及時分析狀況。
28日,現場指揮部和專家組也分別召開了會議,理出了查找事故原因的路徑和思路,并提出了加快現場險情處置、嚴格工地安全管理、加強夜間應急值班等措施。
■ 說法
購房者可索要退款和賠償
對于賠償問題,上海有關律師表示,如果房屋的主體結構出現問題,開發商不能履行合約,購房者可以要求退款以及貸款利息的賠償,同時開發商應該進行相關的賠償,標準是在房屋總價的1%到10%間。
關于退房的具體處理方案,須等到事故原因查明、公布后才能形成。
■ 措施
上海普查全市在建工程安全
該市相關部門通知稱,檢查將持續很長時間
昨天,上海市建筑業管理辦公室發出緊急通知,從當天起對全市各在建工程項目進行安全普查,這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記者昨天了解到,目前以建工集團為主體的搶險施工隊正在搶險施工,集中力量清理現場過高的堆積土方、回填基坑,消除隱患。以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市地質勘察研究院為主體的權威部門,正對其余的10幢樓、沿線防汛墻、周邊居民房屋、管線等進行不間斷的嚴密監控,不留隱患。
上海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表示,這次事故給全市的住宅建設質量敲響了警鐘。上海對于建筑質量的管理有一整套很完整的體系,包括地質勘測、基礎設計、專業審核等過程都有嚴格的程序、規定,關鍵是相關方面對這些規定的執行力度如何,是否執行到位。
【監控】
再發災害可能性較小
目前,上海建筑科學院等部門,已檢查周邊小區、道路等,確認符合安全標準,發生再次災害的可能性較小。上海巖土勘察設計院工程師在拍照取證,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監測其余樓房。
■ 存疑
倒塌樓開發商資質已過期?
蓮花河畔景苑一在建樓倒塌后,樓房開發商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公司(下稱上海梅都)的資質問題現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稱,上海梅都資質有效期是從2000年10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如果這種說法得到證實,開發商資質已經過期。
另外,上海市房管局網站顯示,上海梅都持有三級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資質等級有效期至2009年12月31日。
■ 探因
違規施工步驟或傷樓房結構
業內人士稱應先打基坑再建地上部分
昨天,業內人士分析,這種先建起小高層樓房,再在樓前開挖車庫的方式,或引起房屋結構傷害。
據了解,事故發生時,倒塌樓前開挖深坑,建造地下停車場。
一位土建施工監理表示,從居住樓來看,大多數都應該是先打好基坑,在基坑牢固的基礎上,再建設地面上的樓層建筑。從目前倒覆的樓房看,施工工藝的步驟違背了科學,地下車庫在房屋建造后開挖,地下結構將沒有足夠的力去支撐樓房龐大的重量。
另一位商品房施工項目經理告訴記者,房屋建造后,再開挖地下車庫,必須采取加固措施,整個過程需要嚴密監控,防止沉降和開裂,而力的計算非常復雜。一般情況下,總是先建地下結構,再建地上房屋,施工步驟不能倒。
(綜合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天天新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等媒體報道(除署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