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不清、級別不高、授權不大,是現在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面臨的最大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鄧媛、陳璟貝發自北京 “中南海如果設立新聞發言人,這對我們外國記者來說可是大好消息!”聽到近日清華大學教授李希光的這一提議,《聯合早報》駐京記者葉鵬飛表現得很興奮。在他和眾多國外駐京記者眼中,“中南海新聞發言人”無疑意味著更高的權威,他們可以從這一窗口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但一些記者也擔心這一提議的可行性。他們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一方面是要設立如此級別的發言人,推進新聞發言人制度改革;另一方面更要繼續擺脫眼下發言人制度封閉、沉悶的行政慣例。
“不擺脫這一點,中國當下的發言人制度改革就像陷入瓶頸中一樣,停滯不前。”一位經常參加發布會的中國記者有感而發。
鮮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發言人
原國家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沉默了一下,也對此觀點表示同意。他坦言,與西方150多年歷史的新聞發言人制度相比,中國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他們看上去冷冰冰的,照本宣科,往往說不出什么實質性的內容。”德國體育通訊報駐京記者馬舒表示,他甚至想不起來哪位發言人給他留下過深刻的印象。另一位“美國之音”駐京記者章明則只對今年“兩會”上的發言人趙啟正和李肇星“印象非常好”:“他們很風趣,很擅于和媒體打交道,一改過去中國官員套話多、發言冗長空洞的形象。”他表示,新聞發言人是外國記者看中國的一扇重要窗口,但真正開放的“窗口”真有點少。
清華大學傳播學者史安斌對王旭明曾經的風格非常欣賞。當后者去年離任發言人一職時,他就撰文寫道,中國正缺乏像王旭明這樣“靈活”、善于和媒體打交道的發言人。一位專門負責教育類新聞報道的記者也表示,現在他參加的新聞發布會“感覺沉悶,很少能遇到妙語連珠的場面了”。
與此同時,有記者透露,教育部、衛生部等與百姓利益聯系密切的部門,正在減少新聞發布的內容數量和頻率。記者登錄教育部的網站發現,雖然每月仍有定期的新聞發布公告,但大多只圍繞一兩個問題進行。而衛生部的網站首頁上,記者并未發現關于新聞發布會信息的鏈接。
健全制度是關鍵
“定位不清、級別不高、授權不大,是現在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最大的問題。”史安斌說,這些問題解決了,發言人制度的改革才能繼續推進。
一位劉姓記者向《國際先驅導報》回憶他和一位發言人打交道的過程。“感覺他就是被動的。”劉記者說,“有新聞出來了,領導說,開一個發布會吧,然后他去征求其他部門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他會被告之有些信息不能被公開。”有區縣政府的某位新聞發言人曾形容自己的工作“是政府和媒體之間的一個保護層”,最好“兩頭都不得罪”。
史安斌介紹道,在新聞發言人制度較為完善的美國,白宮發言人沒有任何級別,但可以列席最高級別的會議,直接了解重大政策的決策過程和思想動態。而我國發言人一般由層級不高的官員兼任,對核心信息掌握程度本來就有限,就更難以回答記者的問題了。
王旭明對2007年國新辦推動的一次新聞發言人制度改革記憶猶新。“包括發改委在內的國家九部委實行定時、定點、定人的新聞發布制度。以前發言人像是主持人,從那時起就可以自己來組織發布會。”
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外國記者抱怨:“北京奧運會后,似乎發言人又沒有那么活躍了。”
此外,雖然目前中國已經建立從國家部委至區縣的各級新聞發言人制度。但在王旭明看來,“這還不夠,比如,國務院自己還沒有新聞發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