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清明小長假最后一天,三位北京民眾在鳳凰嶺的杏花林中隨意小酌,盡享滿園春色。 中新社發 富田 攝
4月4日,四川大地震發生后的第一個清明節,上萬民眾自發到位于震中映秀鎮漁子溪的“五一二特大地震遇難者公墓”祭奠憑吊遇難者,該公墓長眠著數千名地震遇難者。圖為四川阿壩州電力公司職工祭奠長眠于此的20多名同事。 中新社發 林永傳 攝
中新社蘇州四月六日電 題:清明文化pk掃墓經濟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中國第二個清明節小長假在眾多商家們的一聲嘆息中宣告結束,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掃墓祭祀衍發“掃墓經濟”繼而引發“小黃金周”已難以為續,這本在預料之中。然而,中國各地的掃墓大軍仍象潮水般洶涌澎湃,勢不可擋,一浪高過一浪,則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據中國民政部官方消息,四日清明節中國民眾祭掃總數超過一點二億人。在國際大都市上海有近三百萬人次冒雨祭掃,導致高速公路擁堵,三架直升機兵分三路空中協助排堵;在墓地集中的江南古城蘇州,金融危機和陰雨綿綿擋不住百萬掃墓大軍的步伐,掃墓人數再創歷史紀錄,同比增加二成,墓區的道路成為傘的海洋,但景區飯店賓館卻留不住掃墓客匆匆的腳步。
為何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了“掃墓經濟”而沖擊不了掃墓大軍?中國民眾可以不住賓館,不吃飯店,不游玩購物,但萬萬不能不祭掃先賢、先烈、先祖。古人稱清明時節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有著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清明節,祭祀掃墓不僅是一種傳統習俗,更是一種中華文化精神的傳承。在它已成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人法定假日的今天,充滿孝道美德的清明節祭祖越來越被國人重視,文化味也越來越濃。
沒有文化的經濟是沒有靈魂的,沒有文化力支持的經濟不可能長期穩定地發展。當“掃墓經濟”與“清明文化”發生碰撞時,必然讓位于文化。今年清明節,盡管經濟不景氣,但民眾掃墓的熱情有增無減,傳統習俗與時代內涵兼具的清明新文化正在形成。為親人擦洗墓碑、點歌、信函、網祭、樹祭、草坪祭等成為祭親新方式。有的地區清明期間用鮮花祭奠的市民約占祭掃人數的八成以上。清明節給小輩講述長輩們的故事,讓孩子銘記家庭親情,體味傳統文化習俗,上好關于生命、親情、文化的重要一課,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民俗專家呼吁,不應該過多地從經濟角度考慮法定假日,而要好好從中華文化的角度來權衡,重視相關節日的文化記憶。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清明的人文形態的認真解讀,有利于民眾體驗或是感悟那些已漸行漸遠的寶貴的傳統文脈和民族遺產,這比單純的掃墓經濟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