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49年,我國將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福利社會。這是近日出爐的《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理念、目標與行動方案》勾勒的美好前景。
該報告是2007年5月由我國理論學術界發起,并在主管部委大力支持下組織的重大戰略研究工作,有200多位專家教授共同參與研究,218位各級官員參與討論。一年多來,歷經19次專家研討會、11省市專題調研和考察多個國家。在形成初稿后,又在12個省市和4個中央部委16次征求意見最終形成。總報告題為《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理念、目標與行動方案》,又有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社會救助發展戰略3個分報告,旨在從理論上為國家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及未來發展提供戰略藍圖,供中央決策參考。
該報告認為,基于30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已經奠定的發展平臺,以及億萬人民要求解除生活后顧之憂和對良好安全預期的愿望,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戰略目標,是從彌補制度缺失、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入手,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沿著公平、普惠、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并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切實維護個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最終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福利社會。
這份報告的執筆者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項目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鄭功成在報告中提出,根據現實需要與發展可能,可以將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目標的實施步驟分為幾個階段,即從城鄉分割到城鄉統籌,從社會保障體系殘缺到制度健全完備,從選擇性保障到公平、普惠的保障制度安排,從只能維護人的生存條件到維護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這個過程可以分3步走:
第一步(2008~2012年)以現屆政府任期為期,目標任務是構建起“二免除一解除”的社會保障制度支架(社會救助、醫療保障、養老保障),為建設健全、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2013~2020年)以下一屆政府任期為起點,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終點,目標任務是實現社會保障制度全面定型、穩定發展。
第三步(2021~2049年)以2021年為起點,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目標任務是在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并實現這一制度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不斷提高保障水平,確保國民的生活質量,全方位滿足國民對社會保障及相關服務的需求,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福利社會。
報告還分析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所面臨的五大困難與挑戰:城鄉分割與地區發展失衡非短期內可以改變,決定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只能走漸進發展的道路;人口老齡化與人口流動速率的加快,使對社會保障的需求驟然提升,并更加復雜化;工業化、城鎮化與就業形式多樣化,決定了我國還將處于從農業社會向成熟的工業社會發展的動態進程之中,差距、流動、分化等現象無疑會直接增加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艱巨性;全球化影響的兩面性決定了在建設社會保障制度時,需要妥善處理好維持國家長期競爭力和不斷提高人民福祉的關系;現行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殘缺,有效性不高。(記者崔麗 實習生楊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