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對于“鳳凰男”,58.2%的人認為他們農村親戚太多,關系復雜,擾亂夫妻生活,30.6%的人認為他們過于對父母言聽計從,27.9%的人則認為他們把家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郭園園并不否認他和小劉結婚后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有些甚至是她始料未及的。“‘愛屋及烏’有時候做起來真是很難。”郭園園說。
在郭園園看來,盡管小劉沒有像何建國那樣刻板,但他老家的客人也同樣源源不斷,多少讓她招架不住。
此外,小劉一些不經意的言語和行為也經常讓郭園園感到“不舒服”。
“我買一件名牌大衣,他就說他爸種一年的莊稼也買不起這件衣服啊。他這樣念叨就好像我辦了錯事一樣。”
“不管什么菜,吃剩下都非得放到冰箱里,一個破土豆絲也不例外,還說‘你不愿意吃別吃,我自己吃’。有時候我都覺得他像成心找別扭!”
“這么多年了,我早飯都是喝牛奶,吃面包,可他就是吃不習慣,非得吃油條喝豆漿!”
說起這些,郭園園已不再是剛才那個“幸福的小女人”,口氣里更多的是無奈與委屈。
調查顯示,在“孔雀女”和“鳳凰男”的婚姻中有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比如“婆媳關系復雜”(42.6%),“農村人的一些生活習慣讓人受不了”(41.7%),還有“思想和習慣太傳統,和城市格格不入”(32.4%)。
43.7%的人不看好“鳳凰男”與“孔雀女”的婚姻,44.7%的人表示不好說,明確看好的僅占11.5%。
“城市人在與農村人交往時,有一種不自覺的歧視心理。”上海政法學院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副主任陳曉敏說,城市身份帶給他們優越感,因為城市代表著很多的資源和利益。這種優越感是城市人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不是個人所獨有的特性。
陳曉敏認為,他們可能大的價值觀一樣,但生活和婚姻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那里面也有價值觀,他們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生活方式這時就顯現出來了。婚姻是細節,細節中完全滲透著家庭文化的傳承。
婚姻需要“門當戶對”?
“我當初反對他們結婚,主要就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郭園園的媽媽王女士認為。
《新結婚時代》中,顧小西的媽媽阻攔她嫁給何建國時也說過一句話:“婚姻需要門當戶對。你嫁給了他,就等于嫁給了他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你倆結合就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他娶了你,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社會關系、你的父母……”
對于婚姻需不需要“門當戶對”,調查顯示,52.2%的人認為需要,27.2%的認為不需要,20.7%的人感覺不好說。
在北京從事期貨工作、今年25歲的陳輝,自稱“鳳凰男”。他來自安徽農村,但畢業不到兩年,月薪已經上萬元。接到記者電話時,他正在新房里布置家具,“五一”期間就要與“孔雀女友”結婚。
“我女朋友,包括她的家人,看重的是我的能力和我這個人。”陳輝認為,講究“門當戶對”太封建,但他的父母起初也有過這方面的擔心,怕對方家人瞧不起。
“不過父母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陳輝說,前幾天,他發燒到38度,女友的爸媽都非常擔心,她爸爸還開車送他到醫院。
陳曉敏指出,婚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門當戶對”,因為每段婚姻都不是兩個人的事兒,而是兩個家庭的事兒。而“鳳凰男”與“孔雀女”的婚姻是中國社會轉型期出現的一個典型現象。他們之間的背景差異更大,雙方適應起來會更困難。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這種婚姻的可能性變大。但幾年的大學文化不可能完全改變“鳳凰男”從小的生活習慣和思考方式,婚后他們仍要努力接受新的東西,這也是他們融入城市的過程。另一方面,“孔雀女”也要站在雙方平等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調查顯示,在“鳳凰男”和“孔雀女”組建的家庭中,51.7%的人認為女方會占據主導地位,認為男方會占主導地位的只占11.6%。(實習生 李春蓮 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