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公司:主要矛盾是運能與運量的差距
自從在人民廣場站設立了大三角的換乘區(qū)域后,上海市民張怡深感不方便,“找路很迷糊”。她告訴記者,在人民廣場換乘大廳,只見大箭頭標示的1號線、2號線、8號線的換乘方向。“以前人民廣場的各個出口有些什么商場還很明白,現在通往什么地方不那么容易找了。”
“等地鐵時,還發(fā)現各個軌交線標明上一站、下一站的方式不太統(tǒng)一。”張怡還感到,幾個換乘站各自的換乘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西藏南路換乘4號線要走好幾個轉彎的樓梯,人民廣場換乘8號線也要走上一截。而中山公園站2號線和3號線之間的換乘,2號線為地下二層車站,3號線為高架二層車站,兩線換乘客流必須自站臺到站廳檢票出站,然后經過100多米長的換乘通道進入換乘車站的站廳層檢票進站,再進入站臺層上車,非常麻煩。
在今年元旦過后的首個工作日,上海軌道交通運營方表示,由于軌交新線尚處于試運營階段,此次開通的“三線兩段”部分設備仍在調整、磨合當中,因此新線甚至網絡的運營質量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產生如新線列車開行間隔不穩(wěn)定等現象,希望乘客給予諒解和配合。
“各線路運行總體平穩(wěn),但客運量有些變化,主要是4號線環(huán)線的開通使上海軌道交通形成了網絡,新情況出現了。”據上海地鐵運營公司的解釋,4號線環(huán)線串聯起了上海所有的軌道交通線,單線客流得以大范圍流動,其規(guī)模之大、影響之深超出了預料。
上海地鐵運營公司表示,2007年遭遇的主要矛盾是運能與運量的差距,比如6號線、8號線竟然從開通時就陷入擁堵,每天上下班高峰都有乘客擠不進車廂,滯留站臺。
上海地鐵運營公司原本預計人民廣場站的客流量將維持線網之最,但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上海體育館和世紀大道車站的換乘客流增幅驚人。上海體育館站因軌交4號線帶動,換乘客流從日均6.16萬人次增加到9.38萬人次,增幅52.18%。在世紀大道站有2、4、6號線三線相交,換乘客流日均從7.29萬人次增加到13.5萬人次。
向國外學什么
根據上海市“十一五”規(guī)劃要求,到2010年,上海將規(guī)劃建成11條線、400公里以上軌道交通網絡,網絡規(guī)模可承載日均客運量600萬人次左右,占上海市公共客運總量的40%左右。如今的上海市區(qū),幾乎每走一段,就會遇到軌道交通施工點。但在加速建設的同時,似乎更應該向其他具有完善軌道交通體系的城市學習。
據了解,世界上具有較成熟與完整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中,有些城市軌道交通的運量占城市公交運量的比重已達50%以上。巴黎有1000萬人口,軌道交通承擔70%的公交運量,這一比值在東京是80%,在莫斯科和香港是55%。
嚴格按照時間表運行的東京地鐵列車,讓乘客能非常準確地知道自己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所需的時間。在東京,地鐵成為人們出行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為了緩解不斷增加的客流量,地鐵公司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增設新的地鐵路線;注意將交通容易出現堵塞的路段改造為立體交叉;在對信號保安設施進行改良的同時,增加地鐵列車的時速和運行次數以及增加車廂數量等。
每天600萬人次的客流量,也使乘坐地鐵成為了首爾人的生活方式。首爾地鐵站的每個出口都以數字標明,數字出口下端標有地面各大商場、醫(yī)院的名稱。想走出地鐵,可以在地鐵站醒目的位置輕易地找到指示牌,上面不僅標有目前所處位置,而且每個電梯、出口方向、附近公共機關、商場、學校、道路名稱以及距離等都寫得一清二楚。
為了標識顯眼,首爾地鐵設計者采用了顏色區(qū)別線路標識法。如地鐵1號線為紅色,2號線為綠色等。比如2號線地鐵不僅車廂的裝飾線是綠色的,其他如站臺指示牌、地鐵路線圖等與2號線有關的標識都用上了綠色。首爾地鐵車站站名最醒目的是號碼,其次才是韓文、中文和英文站名。例如,世界杯體育場站為619號,即表示6號線第19站。地鐵站除用數字進行標識外,還標出上一站及下一站的數字代號,并用箭頭標明方向。
而在武漢的軌道交通建設系統(tǒng)中,為了解民意,2007年10月1日,武漢市規(guī)劃局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在漢口江灘舉行了武漢軌道交通線網公眾調查活動,兩小時內收到市民調查表達300余份。市民圍著江城軌道交通系統(tǒng)規(guī)劃圖,向工作人員詳細咨詢有關情況,并提出了建議和看法。
“如果能在軌道交通開通之前公布運營方案,也聽聽老百姓的聲音,有些問題很有可能不會發(fā)生。這樣一來,不是更好嗎?”上海市民張怡說。 (實習生 張琦 本報記者 周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