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可能越來越‘渴’!”在最近由上海院士中心主辦的長江水資源專題研討會上,河口海岸學家陳吉余院士向記者吐露擔憂。面對長江常年水位逐步下降的趨勢,水利與水環境專家提出了“全流域綜合調度”的新思路:“一條江、一盤棋”,只有科學蓄水、引水、取水和用水,才能確保全流域的水安全。
河口來水減少負面影響多
許多人不相信長江“缺水”,可專家們的“未枯綢繆”不無道理。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王浩院士說,全國江河水量2.3萬億立方米,長江就接近1萬億立方米,但萬里長江一路而下,沿途被大量取用,河口來水逐年減少。隨著各地經濟發展,預計長江“河道外用水量”將達2300億立方米;而“南水北調”工程將從西線、中線、東線跨流域調水數百億立方米;加之三峽壩區175米高位的“蓄水池”作用,長江中下游的水位正越來越低。
根據已有監測數據推測,近長江河口的水文站水位可能在今后30年間下降2米左右。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胡春宏認為,下游泥沙減少、水位下降,可能引起河口濕地生長放緩甚至消退,水生生物種群結構改變,長江口咸水入侵加劇。
管水調水不可“厚澇薄旱”
種種跡象表明,長江已顯枯水之勢,亟待上中下游聯合管水。陳吉余指出,科學調度的首要問題是統籌安排上游的蓄水時間。“上游是水能開發的集中區,水庫必然是在汛期或者汛末蓄水。如果各個水庫同時蓄水,遇到枯水年份,流往中下游的水量勢必銳減。”令陳吉余擔心的,還有中游的兩湖補給:本來,洞庭湖和鄱陽湖是長江的中途補給站,但由于沿岸城市及工業發展,流域需水量增加,用水與補給互為消長。糟糕的是,進入本世紀以來兩湖流域旱災頻頻,2006年、2007年、2009年洞庭湖“饑渴”難耐,湖盆兩次露出,何談補給?
“水安全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陳吉余說,防洪抗洪一直是長江減災的主要目標,然而最近10年,長江局部地區干旱頻繁,且未來有可能加劇,“厚澇薄旱”已非科學態度。
騰出支流讓魚類繁衍生息
長江水安全不僅牽系著兩岸幾億人口的生存大計,也關乎400多種魚類尤其是155種長江特有魚類的命運。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告訴記者,隨著水庫、水壩、水閘等水利工程的興建,已有40多種特有魚類喪失了棲息地。
為充分利用河流落差,長江流域水電開發呈梯級分布,“無意之中”對水域生態產生了疊加影響。曹文宣舉例說,不同水溫適宜不同魚類產卵,有的14℃,有的16℃,有的18℃,但上游水庫的聯合運行會使下游水溫相比天然河道下降2-3℃,部分魚類不得不推遲產卵。為此曹文宣建議,對長江流域每一條規劃梯級開發的河流進行整體環境評估,因地制宜地設立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考慮到干流的水溫、徑流易受上游水電站的疊加影響,而支流的水文條件處于自然狀態,他建議水電規劃盡可能地讓出支流,為魚類繁殖和仔、幼魚的生長騰出“產房”和“搖籃”。(任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