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徐礦集團下屬張集礦雄心勃勃提出“五年再造新張集”。經過考察,他們最終將目標定位在陜西寶雞。寶雞是陜西省第三大工業城市,年需煤炭總量在500萬噸。而該市僅有兩個國有煤礦,年生產能力50萬噸。經過長達10個月的磋商談判,張集礦與寶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秦源煤業有限公司,改造年產僅15萬噸的戚家坡小煤礦。
經過一年半的技術改造和擴建,2005年戚家坡礦投產,產量由15萬噸躍升到90.2萬噸。如今的戚家坡煤礦年產量達130萬噸,生產規模進入大型煤炭企業行列,改寫了寶雞無大礦的歷史。
戚家坡煤礦的成功打響了徐礦的品牌,贏得了寶雞人的信賴。2005年,寶雞市把北馬坊煤礦交由徐礦集團控股重組。去年11月6日,徐礦集團再次與寶雞市政府、陜西煤田地質局簽署合同,合資經營麟北煤田郭家河井田……
短短幾年,徐礦的大旗在西部到處飄揚:新疆塔城地區鐵煤集團重組成立了,貴州桐梓礦區規劃開發了,新疆天山公司俄礦400萬噸技改成功。而承包生產孟加拉國巴拉普庫利亞煤礦,是徐礦第一個走出“國門”的項目,也是孟加拉國第一座煤礦,所采的煤已為該國發電20億度。目前,徐礦集團已初步構建了新疆、陜甘、貴州及國外等異地煤炭生產基地框架,在異地獲取采礦權資源量50億噸,建成和在建礦井12對,全集團已形成異地托管產能2400萬噸。
據介紹,到今年年底,徐礦集團異地產量將與本部達到1∶1。也就是說,屆時將有三個“新徐礦”在外部誕生。
就地轉身,新能源異軍突起
副省長、徐州市委書記徐鳴說,解決徐州的問題,就是解決徐州的特殊問題,煤炭資源枯竭就是徐州最特殊的問題。目前的思路是:一是著力解決遺留問題;二是主導產業轉移出去,異地采礦,徐州沒煤了,但徐州的采煤隊伍是一流的;三是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強力推進接續替代產業,把徐州這個老能源基地建成江蘇新的能源基地。
今年4月,省科技廳正式批準在徐州經濟開發區建設光伏產業基地,明年底前可形成萬噸規模。這是徐州市新能源產業領域建設的首批省級產業基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徐州光伏光電產業完成產值20.1億元。在徐州經濟開發區,以光伏光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經濟迅速崛起,產值增長11倍,利稅增長15倍,對開發區GDP增長貢獻度達50%以上。目前,世界上10家最大的光伏生產企業已有8家與落戶徐州的江蘇中能簽訂了銷售合同。
風電也是重要的新能源。目前,徐州市風電產業主要側重于風電裝備制造方面。今年以來,總投資2億美元的大型風電設備項目——徐州羅特艾德—力士風電回轉支承項目、投資8000萬美元的丹麥維斯塔斯公司風電設備項目、投資28億元的凱迪環保節能項目先后落戶徐州經濟開發區。預計今年風電產業產值可達15億元。到2012年,形成年產1000臺兆瓦級的風電回轉支承產品和大型風電機組產能,預計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與此同時,工業余熱發電、生物質發電也已經滲透到徐州的各行各業。目前,徐州僅在建擬建余熱余能發電機組就在7萬千瓦以上。(李先昭 庾康劉剛 單亮 秦繼東 陳剛 王根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