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央行銀監會加強人民幣收付管理防假幣 工行信用卡取消全額罰息 -一月A股漲幅超9% 滬指迎最牛開局 股權激勵所得1月7日起征個稅 -美候任財長指中國操縱匯率 商務部否認 12月熱錢流出250億美元 -北京住房公積金按月提取 租房者無需證明 外國人購房限制暫停 -統計局進行社會思想動態調查 各階層對經濟形勢向好保持高信心 -中小企招失業畢業生最高獲200萬貸款 直轄市按規定取消落戶限制 -毒奶粉逾90%患兒家長受賠償 港澳臺醫師內地短期行醫規定出臺 -假日辦旅游局發布春節旅行安全提示 鐵路公路準備迎接風雪考驗 -中國遭寒潮襲擊 部分地區跌至零下30度 強冷空氣影響將基本結束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半月遭遇三次索馬里海盜襲擊 曾保衛美國商船
首頁>>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文化現代化
中國文化現代化過程的發展階段、進步及國際互動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1 月 2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3、中國文化現代化過程的國際文化互動

中國文化的國際交流自古有之,但文化現代化過程的國際文化互動,其深度、廣度和作用超過以往。國際文化互動,不僅影響國家文化發展,也影響國際文化地位。下面,簡要討論中國文化現代化過程的國際文化互動和國際文化地位變化。

(1)中國文化現代化過程的國際文化互動

中國文化現代化過程的國際文化互動,是世界文化現代化的國際互動的組成部分。世界文化現代化大致是18世紀開始的,但有關思想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在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進入尾期,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基督教自公元1054年分裂成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大教派后,16世紀再次發生分裂,從天主教分離出新教,包括路德宗和加爾文宗等;天主教內部也發生變化,出現了一個天主教傳統的忠實捍衛者的宗教組織——耶酥會。根據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的觀點,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關系緊密,有利于資本主義的興起(韋伯,2007)。當時天主教堅持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反對近代科學,1600年將堅持哥白尼學說的布魯諾燒死在羅馬廣場。在16~17世紀,歐洲來華的傳教士主要來自天主教耶酥會。天主教傳教士帶來了歐洲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和科學知識,但幾乎沒有近代科學(表3-21)(何兆武,2007)。天主教傳教士在傳教的同時,研究中國文化,向歐洲介紹中國文化,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在1720~1860年期間,清朝禁止外國人在中國傳教,通過傳教士進行的中外文化交流幾乎中斷(張海林,2003),但國際貿易仍在繼續。在19~20世紀初,新教傳教士帶來了西方文化和近代科學,伴隨而來的還有侵華戰爭和掠奪。在19世紀,中國主要是引進和學習西方文化,是一種不對稱的國際文化互動。20世紀以來,中國的國際文化互動逐步走向平等互利的國際文化交流。

一般而言,國際文化互動是雙向的,包括外國對中國和中國對外國的文化影響。19世紀中葉以來,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互動的深度和廣度日益擴展。關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已有專著(張海林,2003)。下面簡要介紹中外文化互動,并以外國文化對中國影響為重點。

①文化現代化起步階段的國際文化互動。首先,爭眼看世界,譯介西方文化;如《海國圖志》(1842)和《瀛環志略》(1848)。其次,重新開放外國人在中國傳教(1860),民教矛盾與義和團運動。其三,創辦外語學校,成立同文館(1862),培養外語人才。其四,派遣留學生(1872)。其五,派員游歷考察西方(1866)。其六,派遣常駐外使節(1875)。其七,外國人在華文化活動頻繁,包括傳教、建新式學校、辦西醫醫院、辦報紙和出版、成立文化組織等。其八,中日文化交流,向日本學習西方文化。其九,引進西方啟蒙思想、近代科學和制度等。

② 局部文化現代化階段的國際文化互動。首先,美國人在中國辦大學。其次,中國派遣留學生。其三,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其四,俄羅斯文學和蘇聯文化的傳播。其五,本位文化建設與全盤西化的爭論。其六,參加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參與組建聯合國及教科文組織等。

③ 全面文化現代化階段的國際文化互動。首先,引進和學習蘇聯文化。其次,加強與第三世界的文化交流。其三,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其四,廣泛參加國際文化組織,參與全球文化交流與文化合作。其五,文化產業的國際合作和文化貿易的發展。其六,文化設施的國際合作,如文化遺產、國際旅游、國際體育、國際科技、國際教育和國際信息合作等。

《中外文化交流史》(何芳川,2008)系統介紹了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包括中國—東北亞、中國—東南亞和南亞、中國—西亞和非洲、中國—歐洲、中國—美洲的文化交流。《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張海林,2003)系統討論了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2)中國文化現代化過程的國際地位變化

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在不斷變化。在唐宋時期(歐洲中世紀),中國文化處于世界前沿。在18世紀中期以前,歐洲文化人對中華文化多有敬慕之心;18世紀中期以后,歐洲對中華文化的羨慕態度逐漸被“歐洲文化優越論”所代替,對中國文化的批評和詆毀逐步成為歐洲主流觀念。中國在歐洲的聲望已經一落千丈(張海林,2003)。在19~20世紀初,中國更是淪落成為歐洲列強欺凌和瓜分的對象。在20世紀后期,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有所回升。下面我們以2個單項文化指標和2個綜合文化指標為例,分析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變化。

首先,中國單個文化指標的國際地位。選用國民文化素質和文化創造力2個指標。

國民文化素質可以用成人識字率、小學普及率、中學普及率和大學普及率等指標來反映,這里選用中學普及率為代表。中學普及率,1950年中國僅為0.2%,1850年歐洲至少有4個國家(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荷蘭)超過0.3%,法國為1.3%。從中學普及率角度看,1950年中國國民文化素質比主要歐洲國家大約落后100多年(表3-22)。

文化創造力可以用科技論文、發明專利、圖書出版、文學創作、藝術創作、電影創作、電視創作和廣告設計等指標來反映,這里選用發明專利指標為代表。2004年,中國每百萬人申請的發明專利數僅為51,低于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發明專利占世界比例為7.5%,超過德國、英國和法國,低于日本、美國和韓國;1985~2004年中國發明專利增長了10多倍(表3-23)。從發明專利角度看,中國人均文化創造力不強,但文化創造力占世界比例比較大,增長比較快。

其次,中國綜合文化指標的國際地位。選用文化生活現代化和文化競爭力2個指標。

文化生活現代化是一個國家提供和滿足國民現代文化生活需求的能力和文化消費水平達到或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文化生活現代化指數衡量一個國家在文化生活的三個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文化生產、文化傳播和文化消費。在1990~2005年期間,中國文化生活現代化達到世界初等發達國家水平,文化生活現代化指數和世界排名都有提高(表3-24)。

表3-24 中國文化生活現代化和文化競爭力的國際地位

項目

文化生活現代化

文化競爭力

1990

1995

2000

2005

1990

1995

2000

2005

指數

4.1

6.2

9.8

11.6

23.1

20.2

20.2

22.2

世界排名

77

69

57

57

22

23

27

24

國家分組

欠發達

欠發達

欠發達

初等發達

中等強國

中等強國

中等強國

中等強國



注:數據來源和國家分組標準見第四章。

文化競爭力是國家保持和提高國民文化生活質量、文化創造力、國際文化市場份額和國際文化地位的能力。文化競爭力指數衡量一個國家在文化競爭力的三個方面的表現——文化市場競爭、文化效率競爭和文化資源競爭。在1990~2005年期間,中國文化競爭力達到世界中等強國水平,但文化競爭力指數和世界排名略有下降(表3-24)。

根據現有歷史資料和有關指標分析,概括地說,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不高,而且處于下降的趨勢;20世紀后期以來,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有所回升。2005年中國文化生活現代化水平達到世界初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國文化競爭力達到世界中等強國水平,中國文化影響力達到世界強國水平。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相關文章:
中國文化生活現代化目標:2050年前人均文化消費年增10%
何傳啟:21世紀中國文化現代化有三項基本任務
中科院報告勾勒中國文化現代化路徑圖
2020年珠三角地區將率先實現現代化 與長三角走不同質發展道路
國家發改委: 2020年珠三角將率先實現現代化
環保部長:坐寶馬喝污水是對現代化的極大諷刺
中科院學者:40年后中國現代化進入世界前40名
溫家寶為美<科學>雜志撰寫社論:科學與中國現代化(全文)
超過七成海外受訪者認為中國比想象的更現代化
圖片新聞:
08年物價走勢遇過山車 09年將進一步走低 面臨通縮風險
寒潮橫掃中國大部地區 未來3天中東大部將有大風降溫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