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大力實施生態環境提升工程,不斷夯實生態本底
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契機,著力治理生態環境,加強生態系統建設,讓雅安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打好污染防治戰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全面淘汰黃標車,建成雅安市機動車尾氣檢測監控平臺,突出治理PM2.5和PM10,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2.9%。狠抓水污染防治,全面實行河長制,大力開展青衣江、大渡河等重點江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嚴格保護飲用水源。狠抓土壤污染防治,持續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著力加強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防控。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懲環境違法行為。
開展綠美雅安行動。統籌實施綠美雅安“七大行動”,確保森林覆蓋率達到63.8%。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新一輪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營造林41萬畝。改造提升城市綠地,建設城市濱水綠廊24公里。打造一批承載旅游功能的“至美綠道”,完成道路綠化美化530公里。改善提升水利風景區,建設河流渠系庫區綠色生態廊道30公里。創建“綠美新村”60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萬畝。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建設。
持續轉化生態資源。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靜心持久地發展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把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獨具特色的發展優勢。加大技術改革創新,推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形成規模和特色。嚴格環境準入,嚴控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
七、全面推進創新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縱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不斷擴大開放合作,形成后發追趕的強大合力。
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主動參與成德綿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支持建安、雅化、川西等企業軍民融合項目建設。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切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產值“雙增長”計劃,確保高新技術企業新增3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90億元。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市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8個。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認定市級以上孵化載體4家;積極鼓勵雅商、農民工返鄉創業,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
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和重組,做強做優國有企業。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加快雅安農村商業銀行、雅安市商業銀行改革,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深化農村各項改革,統籌推進農村各類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加快供銷社綜合改革。大力推進財稅、投融資等體制改革,有序推進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加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持續推進醫藥衛生、文化、教育等領域改革。
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突出把握開放工作抓手,力促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深化區域合作。精準對接國家西向、南向開放和擴大內陸開放的戰略布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成渝經濟區發展。持續深化與市(州)、省直部門、大型國有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一批項目落地實施。強化招商引資。大力推進駐點招商,積極探索市場化招商,深入開展委托招商、產業鏈招商、“互聯網+招商”。積極參加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西部國際投資大會暨進出口展等省級重大招商活動,精心舉辦汽車、旅游、康養等專題投資促進活動,著力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完善招商引資工作目標考核激勵機制,加強項目落地督查,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引進到位市外資金370億元以上。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500萬美元。
著力加強縣域經濟發展。完善區域發展推進機制,全面落實擴權強縣和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支持縣(區)按照“三大片區”定位,加快轉化比較優勢,實現特色發展、錯位發展、競相發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發揮作用,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增強企業家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升,力爭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