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毫不放松抓好“三農”工作,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力度,“三農”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全面落實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結合我省實際,先后出臺實施了玉米最低收購保護價等
“五項補貼政策”、設施蔬菜大縣獎補等“八項惠農政策”、鹽堿地改造等“七大強農工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高標準旱作農田、節水灌溉農田、中低產田改造2000萬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五年來糧食產量年均超過百億公斤,特別是去年達到108.5億公斤,創歷史新高。繼續推進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啟動運城、晉中、大同三大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513”工程,農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完成9098個新農村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建設任務。深入開展扶貧工作,10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四是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廣大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制定實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尤其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兩年多來,扎扎實實地辦了幾件大事。在教育方面,全面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實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免除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免除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學費,制定出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招聘6427名特崗教師到貧困地區和農村任教,啟動占地9300畝的高校新區建設,為高校增加3000名教師編制,投資3億多元對高校危房進行改造,幫助高校解決貸款負擔問題。在醫療衛生方面,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投資30多億元完善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在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在67%的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積極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面實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23所市縣級公立醫院開展改革試點工作。在科技人才方面,投入9000多萬元,引導實施19個重大科技專項,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培養開發本地人才,積極吸引外來人才,5年共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5400多人,特別是近兩年每年拿出5000萬元,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先后引進58人。在文化體育方面,全面加強城鄉文化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文藝院團試點單位改革任務全面完成,省出版系統全部轉企改制,省級廣播電視局臺分離,市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一,《立秋》、《解放》等一批精品劇目和平遙國際攝影展等重大文化活動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五臺山成功申遺;我省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亞運會等重大賽事上取得優異成績。與此同時,積極做好雙擁工作、支持軍隊建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工作和政策咨詢、參事、史志、人防、氣象、地震、測繪、文物、檔案工作,發展老齡事業、殘疾人事業、慈善救助事業和紅十字會事業,取得了新的成績。
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種渠道擴大就業。5年新增城鎮就業225.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8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多種形式建設保障性住房。5年共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90萬套、5830萬平方米,國有重點煤礦采煤沉陷區治理任務全部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基本完成,農村危房改造進展順利。多方籌資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綜合覆蓋率達到87%,5年提高了13.5個百分點;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每月人均627元提高到1500元;在全國率先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已擴大到50%以上的農業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4.3%;219.5萬城鄉低保對象和14.2萬農村五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多措并舉穩定物價。五年來,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平均漲幅控制在3%。特別是去年認真貫徹國家穩定物價政策措施,及時制定實施了12條具體措施,并投入5億多元,對大中專院校學生、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發放臨時價格補貼,有效地穩定了物價,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全力推進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兩年共投資300多億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萬公里,改造中小學校舍9483所,建成6971個村級衛生室,建成各類飲水工程1.2萬處,完成9638個村的村通廣播電視任務。這是近年來我省影響范圍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民生工程。農村“五個全覆蓋”任務的完成,使昔日的羊腸小道、泥濘土路變成了寬闊通暢的水泥(油)路,狹小昏暗、陳舊破敗的危房變成了安全堅固、寬敞明亮的新校舍,苦咸水變成了干凈衛生的甘泉水,廣大農民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心愿,封閉落后的偏遠山村看上了電視、享受到了現代文明,廣大農民從這五大工程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與此同時,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區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千方百計確保全國煤炭供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四川茂縣恢復重建和對口援疆;積極捐款捐物,支援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甘肅舟曲抗震救災,作出了山西人民應有的貢獻。
五是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全力扭轉被動局面,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針對一度時期我省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狀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以煤礦為重點、覆蓋各行業各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完善十項安全生產制度,出臺12個行業118條安全生產規定,進一步強化“兩個主體”責任,配備市縣長安全助理,組建煤炭工業廳,安監局與煤監局分設,嚴肅對待事故,嚴格責任追究,不斷強化安全生產的組織、制度、技術、人才、管理、紀律和體制保證,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全省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在2009年比2008年減少1018人的基礎上,2010年又比2009年減少505人,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安全生產形勢的明顯好轉,不僅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了大批的干部,也大大地改變了山西的對外形象!
六是不斷深化改革,努力擴大開放,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明顯增強。
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政府機構改革,取消、下放、調整行政審批事項489項。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省直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工作基本完成。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省屬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步伐加快。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確權面積5907萬畝。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60個縣實行財政省直管縣體制。扎實推進金融改革,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晉商銀行及一批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組建,大同煤業等16家企業在境內外成功上市,省金融辦開始籌建。實行燃油稅改革,政府性收費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全部撤銷。扎實推進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循環經濟省試點、生態省試點。積極開展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調研申請工作,獲國家正式批復,我省成為唯一的國家級、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綜改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成功舉辦能博會、農博會、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港洽會、珠洽會和央企、民企山西行等大型招商活動,積極參加世博會、中博會等重大活動,5年共引進各類資金5223億元。
七是扎實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各級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積極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5年省政府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5783件,向省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48件,制定政府規章45件。全面推進“法治山西”建設,“五五”普法成效明顯。不斷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全面落實政府系統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強審計和監察工作,深入開展煤焦領域反腐敗專項斗爭,依法推進治超工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學藝術進一步繁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