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開放
對外貿易
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外貿出口降幅較大。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639.4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出口299.85億美元,下降29.0%;進口339.59億美元,下降11.4%。對美國、歐盟、東盟、韓國和日本等五大主銷市場出口199.27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的66.5%。在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出口204.6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19.3億美元,分別占全市出口的68.2%和39.8%,同比分別提高6.1個和4.5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
利用外資水平不斷提高。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96家,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金額138.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實際到位90.20億美元,增長21.6%。服務業依然是利用外資的主要領域,合同外資額99.69億美元,實際到位48.90億美元,分別增長7.0%和8.3%,占全市的比重分別為72.0%和54.2%。新批合同外資額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98個。全年有381家企業增資,外商增資額49.67億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資額的35.9%。實際到位增幅較大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韓國和香港,分別增長1.7倍、1.1倍和47.4%。其中香港在津投資項目個數、合同外資額和實際到位額均名列首位。截至年末,在津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達43個,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到136家。
吸引內資增勢不減。全市實際利用內資1242.87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大力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全年引進超億元項目185個,到位資金974.37億元,占全市內資到位額的78.4%。引進國內500強優勢企業累計達119家。
經濟合作與交流
國際交流與區域合作達到新水平。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全年簽訂服務外包合同91個;協議金額5.02億元,執行金額2.12億元,分別增長1.5倍和2.3倍。全市當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307個,合同額17.22億美元,實現營業額21.47億美元,增長95.6%。截至年末,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涉及國家24個,在境外勞務人員1.28萬人。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全年簽訂技術引進合同490項,合同金額8.68億美元,年末全市擁有外資研發中心25個。成功舉辦了首屆全球綠色經濟峰會等重要展會。我市承擔建設的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獲得國家授牌。
對口支援工作高質高效推進。對口援建陜西省寧強縣、略陽縣的295個項目基本完成。繼續實施對甘肅省、西藏昌都地區、重慶萬州區和新疆喀什的對口支援和幫扶工作,全年共組織實施援建項目51項。
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制面進一步擴大。通過股權轉讓、增資擴股、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實施國有企業改制53戶,累計完成市屬國有企業改制3532戶,改制面達到93.9%,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取得積極成果。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完成交易的國有產權項目342宗,成交金額155.89億元,增值率達8.0%。
三、濱海新區
濱海新區龍頭帶動作用更加突出。濱海新區生產總值完成3810.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5%,占全市的比重達到50.8%。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工業總產值完成8223.99億元,增長11.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02.66億元,增長4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1.24億元,增長31.8%。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金額104.94億美元,實際到位57.64億美元,分別增長5.7%和22.1%。
組建了濱海新區行政區,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確定了“一城雙港、九區支撐、龍頭帶動”的空間布局和戰略。中新天津生態城起步區建設進展順利。東疆保稅港區一期4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全部建成。于家堡金融商務區加快建設,響螺灣商務區在建商務樓宇達到39座。濱海高新區渤龍湖總部園區啟動。南港工業區建港造陸10平方公里。濱海旅游區、臨港工業區、臨空產業區加快開發。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續12年在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評價中名列第一。天津保稅區依托海、空兩港的區位、政策和功能優勢,新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1個,2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45個,區域發展總量和能級進一步提升。濱海新區、濱海高新區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和創新型試點科技園區。濱海高新區開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創建工作,濱海科技園2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高新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濱海高新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014.7億元,比上年增長37.1%;技工貿總產值366.8億元,增長27.0%;利潤總額24.2億元,增長32.1%;稅金總額19.2億元,增長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