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武漢城市圈經濟金融一體化積極推進
武漢“1+8”城市圈由武漢及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9個城市行政區域所構成,國土面積占湖北省土地面積31.2%,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2.3%。自2002年湖北省提出建設武漢城市圈以來,圈內經濟規模逐年擴大,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初步形成了具有全國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汽車、鋼鐵、石化三大支柱產業以及裝備、紡織、食品、建材四大重點產業,圈內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金融、現代物流等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湖北省乃至我國中部產業和生產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2007年12月17日,武漢城市圈獲批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圈內經濟社會發展開始邁入歷史性的發展跨越期。2008年,圈內地區生產總值達6972.1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61.5%,同比增長14.8%,較全省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區域經濟金融一體化積極推進,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與布局、城鄉建設、區域市場、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一體化,圈內行政區劃限制逐步消除,資源優化和產業整合積極開展;以信貸市場、票據市場、支付結算和金融信息服務為核心內容的武漢城市圈金融一體化建設取得初步進展,城市圈內可通存通兌的武漢城市圈形象銀行卡——楚風卡成功發行。
三、預測與展望
2009年,湖北省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省經濟的不利影響可能進一步顯現,部分行業和企業發展還可能面臨更大壓力。然而,湖北省同時也面臨很大的發展機遇。湖北具有資源豐富、環境容量較大、生產要素成本較低、科教實力和交通優勢等多種有利條件,而國家一系列“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的出臺、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全面啟動以及承接產業轉移步伐的加快,將進一步解決湖北經濟發展的瓶頸約束,調整經濟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多種形式的兼并重組,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綜合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為湖北經濟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金融運行情況看,湖北省將進一步落實國務院有關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貨幣信貸繼續保持合理平穩增長,直接融資和民間融資較快發展,金融創新力度加大,較好滿足實體經濟發展對資金的合理需求。武漢城市圈金融一體化建設深入推進。金融發展與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結構優化、產業升級的契合度將進一步提升。
總纂:張靜 林建華
統 稿:易壽生張 劍 嚴長松 劉克珍尹 峰
執 筆:熊艷春何陽鈞 胡紅菊 吳 瑩 周永勝 李作峰 肖 鳴 周 碩
提供材料的還有:田湘龍于玲先 胡小芳 涂德君潘 榮 高曉波 胡云飛潘 晶 陳敬暢 羅曉紅
附錄:
(一)湖北省經濟金融大事記
6月4日,湖北省政府頒布《湖北省個人信用信息歸集與應用管理辦法(試行)》。
6月6日,湖北核電有限公司在武漢掛牌成立,我國內陸地區首座核電項目將在湖北咸寧開工建設。
6月10日,湖北省工商局出臺了《內資公司股權出質登記暫行辦法》
6月25日,武漢市商業銀行更名為漢口銀行,并于8月7日在鄂州開設分行。
9月8日,湖北省政府出臺《湖北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暫行管理辦法》。
9月10日,《武漢城市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成為成都、重慶、武漢和長株潭四個綜改區中首個獲批方案。
9月25日,湖北仙桃北農商村鎮銀行成功發行全國首家村鎮銀行卡——“鳳凰卡”。武漢市城市圈形象卡――楚鳳卡則于12月4日首次發行,成為全國首張異地通存通兌銀行卡。
10月16日,全國人民銀行系統首家貨幣真偽鑒定中心在武漢成立。
11月 24日,武漢地鐵集團與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署湖北省首筆大額金融租賃協議,協議金額20億元。
12月16日和18日,全國首家外資銀行貸款子公司——湖北荊州公安花旗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省首家小額貸款公司——武漢市江岸區華創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分別正式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