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海域共發生赤潮68次,累計面積13 738平方公里,與上年相比,赤潮發生次數減少14次,赤潮累計面積增加2 128平方公里。其中,渤海1次,面積30平方公里;黃海12次,累計面積1 578平方公里;東海47次,累計面積12 070平方公里;南海8次,累計面積60平方公里。東海仍為我國赤潮的高發區,其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面積分別占全海域的69%和88%。
2008年,全海域共發生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面積和較大面積赤潮9次,大多數集中在浙江近岸、近海和長江口外海域,累計面積9 750平方公里,占全海域累計面積的71%。
2003~2008年各海區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面積
2008年我國海域發生的較大規模赤潮
起止時間
|
地 點
|
面 積
(平方公里)
|
主要赤潮生物種類
|
5月3日~4日
|
浙江漁山列島以北附近海域
|
1 150
|
具齒原甲藻
|
5月5日~8日
|
浙江東福山至漁山列島海域
|
2 100
|
具齒原甲藻、輪狀斯克藻
|
5月16日~24日
|
浙江朱家尖-中街山列島-花鳥山附近海域
|
2 600
|
具齒原甲藻
|
5月20日
|
浙江中南部海域,大陳島西側-漁山列島-韭山列島南部
|
900
|
—
|
5月23日~24日
|
浙江寧波油菜嶼以東海域
|
500
|
具齒原甲藻、尖刺菱形藻
|
6月2日~6日
|
舟山北部至花鳥山海域
|
800
|
具齒原甲藻
|
6月16日~21日
|
遼寧丹東附近海域
|
500
|
夜光藻
|
8月12日~13日
|
江蘇南通外海海域
|
600
|
—
|
9月24日
|
長江口外海域
|
600
|
中肋骨條藻、紅色中縊蟲
|
合 計
|
|
9 750
|
|
注:“ — ”表示未檢測。
2008年,引發我國海域赤潮的優勢生物種類主要為無毒性的具齒原甲藻(東海原甲藻)、中肋骨條藻、夜光藻和對養殖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米氏凱倫藻、血紅哈卡藻、卡盾藻等,一些赤潮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共同引發。其中,具齒原甲藻作為第一優勢種引發的赤潮22次,累計面積8 330平方公里;由中肋骨條藻作為第一優勢種引發的赤潮10次,累計面積1 372平方公里;由夜光藻作為第一優勢種引發的赤潮5次,累計面積695平方公里。這三種優勢種引發的赤潮分別占赤潮總次數的54.4%和累計面積的75.7%。
有毒、有害赤潮生物引發的赤潮11次,累計面積約610平方公里,分別占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面積的16%和4%,比上年度分別減少15%和12%。
渤海 發生赤潮1次,面積30平方公里,是近年來赤潮發生次數和面積最少的一年。
黃海 發生赤潮12次,累計面積1 578平方公里,比上年赤潮發生次數增加7次,累計面積增加832平方公里。赤潮較集中發生在8月和6月;并且首次于2月在大連灣記錄到赤潮,面積近110平方公里。
東海 發生赤潮47次,累計面積12 070平方公里。與上年相比,赤潮發生次數減少13次;累計面積增加2 283平方公里。赤潮集中發生在5月份。
南海 發生赤潮8次,累計面積60平方公里;赤潮較集中發生在2月、3月和11月,但每次赤潮面積都相對較小。與上年相比,赤潮發生次數減少2次,累計面積減少43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