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人口就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1888.46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371.04萬人。常住出生人口16.66萬人。其中,戶籍出生9.67萬人。常住人口出生率為8.89‰。其中,戶籍人口出生率為6.98‰。常住死亡人口11.55萬人。其中,戶籍死亡10.7萬人。常住人口死亡率為6.17‰。其中,戶籍人口死亡率為7.73‰。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72‰。其中,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75‰。
深化積極的就業政策,扶持創業政策和就業援助機制進一步完善,就業規模繼續擴大。至年末,全市從業人員94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92萬人。全年新增就業崗位59.5萬個。其中,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非農就業11.8萬個。全年新安置就業困難、家庭困難人員2.8萬人。公共就業服務進一步加強。全年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為467.7萬人次的求職者提供求職服務,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12.3萬人次提供專門職業指導。全年完成職業培訓43.47萬人,共發放職業資格證書35.69萬張。至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6.6萬人,登記失業率為4.2%。
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據抽樣調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6675元,比上年增長12.9%;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1385元,增長11.4%。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398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服務性消費支出6287元,增長12.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115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服務性消費支出3002元,增長6.9%。
城鄉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繼續增加。據抽樣調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家用轎車11輛,家用空調191臺,移動電話219部,家用電腦109臺。平均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彩電186臺,洗衣機93臺,熱水淋浴器90臺,移動電話156部,家用空調129臺,家用電腦47臺。
居民儲蓄繼續增加。至年末,全市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2083.66億元,當年新增2744.46億元。其中,定期儲蓄存款余額8555.64億元,新增2369.78億元;活期儲蓄存款余額3528.02億元,新增374.68億元。
居民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全年竣工新建居住區配套公建設施265.6萬平方米。舊區改造繼續推進。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積753.7萬平方米,動遷居民5.13萬戶;完成舊住房綜合改造1220萬平方米。至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3.4平方米;人均住房居住面積16.9平方米(見圖10)。居民住房成套率達到95.2%。
圖10 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積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至年末,全市共有819.68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有511.8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全年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25.39萬人。小城鎮社會保險、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和城鎮高齡無保障老人養老保障政策覆蓋面繼續擴大。至年末,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48.02萬人。其中,被征用土地農民參保人數92.95萬人。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83.8萬人。有5.71萬人納入城鎮高齡無保障養老政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老年農民政府托底養老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年內納入養老保障體系的農民新增15.9萬人。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資、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收入標準,對城鄉“低保”對象發放臨時補貼,低收入群眾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城鎮低保標準從35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從2800元/年提高到3200元/年;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從840元/月提高到960元/月;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7.5元提高到8元;老年農民托底養老補貼從85元/月提高到100元/月。廉租住房保障對象準入標準放寬,住房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年內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1.4萬戶,累計達到4.4萬戶。
醫保改革進一步深化。至年末,全市共有24.1萬家城鎮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共773.98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16.67萬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人員參加從事自由職業人員和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至年末,居民醫保登記參保人數達203萬人。完善大學生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和醫保綜合減負政策。全年有58.87萬本市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覆蓋人群范圍;醫保綜合減負45725人,減負總金額21933萬元。
養老服務加快發展。至年末,全市共有養老機構582家,床位8.06萬張。其中,年內新增養老機構22家,新增養老床位10030張。在全市養老機構中,由社會投資開辦的295家,床位4.21萬張。年內新建100家示范性老年人日間服務機構,為17.7萬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對其中10.3萬名生活困難且需照料服務的老人給予政府服務補貼。
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全年各級政府支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4億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億元,糧油幫困資金0.54億元,支出醫療救助金1.77億元。殘疾人救助力度不斷加大。年內新辦福利企業82家,新安置1385名殘疾人就業。年內新建盲道72.49公里,鋪筑坡道1209處,完成628處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改造,基本實現了中心城區公共建筑改建的全覆蓋。
十四、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環境保護和建設成效顯著。全年用于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422.37億元,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08%。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河道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9.6%。加強揚塵和煙塵污染控制。全年建成114平方公里揚塵污染控制區和69平方公里煙塵控制區。全市區域月降塵平均值為7.8噸/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2.5%。主要污染減排取得成效。污水處理能力達到673.25萬立方米/日,比上年增加116.7萬立方米/日;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5.5%。年內建成了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升級擴容工程和9座郊區污水處理廠;完成總計裝機容量622.5萬千瓦的燃煤機組煙氣脫硫改造。
城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年新建綠地1190公頃。其中,公共綠地568公頃。至年末,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51平方米。林業建設穩步推進。全年造林1915公頃。其中,防護林32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11.6%。
安全生產管理不斷強化。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工礦商貿、火災、鐵路交通、農業機械生產安全事故6991起,比上年下降22.8%;造成死亡1532人,下降5.1%。其中,工礦商貿生產安全事故711起,下降14.1%;造成死亡376人,下降1.8%。道路交通事故2745起,比上年下降30.5%;造成1100人死亡,下降6.1%;2554人受傷,下降32.3%;直接財產損失1469萬元,下降24.4%。火災事故3511起,比上年下降17.1%;造成50人死亡,與上年持平;57人受傷,增長26.7%;直接財產損失1.45億元,增長4.5倍。鐵路交通事故6起,比上年下降60%;造成5人死亡,下降44.4%。農業機械事故18起,比上年下降21.7%;造成1人死亡,下降50%。全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14,比上年下降19.7%。
說明:
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上海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總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信息產業包括信息產品的制造、銷售和信息服務等活動。旅游產業增加值指來自境外、市外旅游者及本地居民在上海市內的旅游消費支出所形成的增加值。按消費性質可分為:旅行社服務業、旅游賓館業、旅游運輸業、郵電通訊業、旅游商業、餐飲業、城市交通業、文化娛樂業、金融業和其他服務業。信息產業、旅游產業的增加值是依據若干行業的有關資料進行跨行業核算的,不能將其與全市生產總值中其它行業的增加值進行簡單加總,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4、地方財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支出、環境保護、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和其他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包括人大、政協、共產黨、民主黨派及工商聯、群眾團體,以及部分政府行政部門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