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時該塊體收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大約是北偏西72度。這個方向正好和汶川地震震中與玉樹地震震中之間的連線幾乎重合。另外據我最新查證,地球自轉近期處于由原來的減速狀態轉為加速狀態,巴顏喀拉地塊與南邊地塊之間原本留有間隙,在地球自轉加速過程中,青藏塊體和揚子地塊東西分離,青藏地塊中的巴顏喀拉地塊向西邊回彈,巴顏喀拉地塊比南邊地塊輕,導致碰撞,玉樹就是汶川地震的板塊回彈碰撞的著力點。
中國國家地理網:運動著的兩個塊體在發生碰撞后損失的動能,就是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地震的強度就是看兩個塊體接觸面的大小和深淺?
陳學忠:沒錯。只要塊體在碰撞時損失1平方公里地塊的動能就要用100個8.0級地震來釋放能量。
中國國家地理網:你新的觀點與傳統的理論差別在哪里,對地震預測和預報有什么新的意義?
陳學忠:這個觀點與傳統的兩大地震理論板塊構造理論和彈性回跳理論都存在本質差別。板塊構造理論可以成功地解釋板塊邊界發生的強震,但對板塊內部發生的強震很難解釋。與彈性回跳理論之間也存在根本的差別,彈性回跳理論認為,震前在震源區會產生很高的應力,發生很大的應變,從而積累很高的應變能。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明顯的地球物理異常現象。實際上,很多大地震前都沒有觀測到這樣的異常現象。
我的觀點認為,地震釋放的能量來自于塊體的動能,震前震源區不需要積累很高的應變能,所以,震前可能不會出現顯著的地球物理異常。如果地震發生前,兩塊體曾經發生過“親密接觸”,這個期間可能出現地震活動或其它地物理異常。一般來說,地震發生前,這種“親密接觸”造成的塊體之間的作用是比較強的,可以預期在震前會出現明顯的地震活動和其它地球物理異常。但這種異常可能只出現在塊體之間“親密接觸”期間和相應的局部地區。
在大地震前一般會在塊體之間發生“親密接觸”,正式這種“親密接觸”為我們實現地震預報提供了機會。當塊體之間發生“親密接觸”時,可能會引起地震活動異常和一些地球物理異常現象,對這些異常的拾取,無疑對地震預報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國家地理網:你提出與的新觀點可以說挑戰了傳統的理論支柱,在地震和地質研究領域,這個觀點有被大家接受嗎?
陳學忠:實話實說,這個觀點外行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但在專業從事地震研究的隊伍里卻不受“待見”。但我想新的理論和觀點都需要一段時間,這么多年都是在兩大理論支柱下進行的,大家很難從這個框里跳出來。我也在想,全世界這么多高水平的專家,研究地震這么多年,卻一直沒有新的突破,可能是地震專業研究100多年的基本點就是錯的。地震研究確實是一個世界難題,很多現象找不出因果關系和規律性,但無論如何,最基本的應該對路,就像看病,病因一開始就沒有分析對,在這個基礎上做研究,結果可想而知。(采訪整理:雷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