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被透支的青春
一年中“2個月住在飛機上,6個月住在賓館里”。緊鑼密鼓的“空中飛人”節奏,無休止的加班,讓人疲憊不堪。
●律師王艷
王艷又要出差了。周末答應女兒一起爬香山的計劃又泡了湯。
作為北京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王艷承擔著跨境訴訟等涉外商業糾紛業務,她戲稱:“一年中有2個月住在飛機上,6個月住在賓館里,在家里的時間不超過4個月。”
王艷大學畢業后赴美國留學,獲法學博士學位,曾在華盛頓一家專門從事訴訟業務的事務所工作。2007年,同樣留學美國的丈夫決定回國創業,于是舉家返京。隨后,王艷加盟這家律師事務所,從一名“美國律師”變為一名“中國律師”。
良好的教育背景、體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王艷儼然是標準的“中產”。可是,面對記者的提問,她忍不住笑了:
“我是中產?中產至少應該有一定的資產吧,可我現在連房子都沒有,談什么中產?”
王艷全家住在中關村,是一套租來的公寓:“只能算個居所,不是個家。”
她承認收入不低,卻也暫時無力買房:丈夫學生物學出身,想在國內建一家制藥企業,每日奔波于政府部門、投資公司和關系單位之間,“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由于生在美國,算是“外國人”,上學需要一筆巨大的贊助費;為照顧家庭,又把父母接來。靠自己一個人的收入負擔這么一大家子,難啊!
王艷說:“家庭的壓力還能扛,工作上的壓力扛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
由于承擔涉外訴訟,僅近幾個月,她就連續去過紐約、悉尼、倫敦、法蘭克福、迪拜等10多個國外城市,在不同國家的法庭上慷慨陳詞,為客戶爭取權益。而在國內,早上飛上海,晚上回北京,更是家常便飯。
除了緊鑼密鼓的“空中飛人”節奏,事務所內的人際關系、業績、競爭……更成為無法釋懷的“苦經”。
律師的工作相對獨立,每個人都是獨當一面,彼此之間沒有太多交流。“每天傍晚,當我走出辦公室,隨著擁擠的人群穿過長安街、擠進國貿地鐵站時,總是感到無比孤單。國貿周圍燈紅酒綠,可都與我無關。”
王艷在美國生活過10年,又頻頻在國內外大城市出差,每日都是埋頭于枯燥的法律文案中,對于除此之外的世界,自認知之甚少。一次在北京聚會,同學好友議論著PRADA、GUCCI等頂級品牌。她疑惑地問:GUCCI是什么?是一個眼鏡品牌嗎?因為她只見過GUCCI的眼鏡。好友大笑。王艷告訴記者,這是真事。
談起國內和國外的生活區別,王艷認為,中國是人情社會,國外的制度觀念更強。比如,國內普遍加班,而在美國通常到點就走;國內律師的應酬特別多,訴訟雙方都愿意請你吃飯,有些訴訟明明和自己無關,客戶也要跟你交朋友,“這耗費了我太多精力。”
王艷說:“在美國,人人都怕失業,因為只要有了工作,就會有牢靠的保障;而在中國,沒工作肯定不行,有了工作,可又害怕工作。因為只要走進辦公室,就意味著激烈的競爭、無休止的加班,一旦沒了‘業績’,就根本沒有前途。”
連年的辛苦讓王艷疲憊不堪。一次參加聚會,一位年長的大姐說自己的兒子即將出國留學,并突然反問:你孩子在哪里上大學?這讓王艷哭笑不得,也讓她體味到了什么是透支的青春。
王艷說,美國肯定不回了。現在最期望的是丈夫的項目能成功,早出效益。可她也知道,培育一家企業困難重重,即便真能成功,制藥企業的盈利周期也很長。眼下的“苦日子”,還不知道要熬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