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實的人口數量增長竟然比計劃提前了10年。今年1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截至200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達到1755萬人,比2008年末的1695萬人增加60萬人。
在另外一項統計中,北京市政協進行的一項“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專題調研發現,2009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已達197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為1246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達726萬人。一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正是由戶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流動人口兩部分組成。其中流動人口的增長是主要原因,占常住人口增量的70%;戶籍遷入是次要原因,占常住人口增量的21.7%。在舉辦奧運會和建國60周年大慶采取調控措施的情況下,仍然形成巨大流動人口規模,如果不進一步加大人口規模調控力度,人口勢必會按照這種態勢增長,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將達到2300萬人,2020年將突破2500萬人。
因此,適時調整人口規劃目標,建立制度化的人口規劃和人口信息平臺勢在必行。而北京控制人口的難度在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本身是市場經濟得以充分發展的條件之一。
同時,北京作為資源輸入型的特大城市,自然資源匱乏,98%的能源靠外地調入。據測算,非農業人口每增加10萬人,每年將增加14.21萬噸的直接生活能源消費和23.46萬噸的間接生活能源消費。從用水方面看,生活用水不斷上升,占用水總量的44%,人口增加是生活用水增加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口持續膨脹,南水北調的水量將被快速增長的人口所吞噬,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北京缺水的難題。
人口規模膨脹也使環境質量下降。最新的生態質量評價顯示,2009年北京市各區縣生態質量等級均屬一般。生活垃圾日產生量1.83萬噸,設施總設計日處理能力1.27萬噸,實際日處理1.74萬噸,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導致垃圾填埋場服務周期縮短,平均剩余服務期限僅為4年左右。在全國113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中,北京市排名倒數第六位。
除此之外,由于公共服務供需矛盾突出,危及到了社會的安全和穩定。據統計,本市每增加1人,每日交通出行量增加2.64次,目前六環路以內地區日出行總量已達3500多萬人次,交通壓力日益加大。在京接受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已由2000年的9萬余人迅速增長到2009年的41.8萬人,占學生總數的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