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的收入分配沒那么糟,因為這些年就業擴大非常快,勞動力流動非常快。因此收入差距在改善。”蔡昉日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對呼聲甚高的收入分配改革潑了盆“冷水”。他表示,目前還找不到數據得出“城鄉差距擴大或縮小”的結論,也沒有數據表明中國收入分配狀況正在繼續惡化。
蔡昉指出,用于計算城鄉收入差距的統計數據并不完整。人口流動縮小城鄉差距,但在目前的統計中,人口流動所造成的新的農民收入增加的“相當大部分丟失掉。”根據現有數據,“看不到城鄉差距是在縮小或者不變”。
根據他的表述,中國農民工的工資在2000年前增速較緩,“2004年是個轉折點”,在2004年后每年以大約兩位數的勢頭增長,2008年增長19%,去年增長16%。但是,這些收入在農村沒有被統計到農戶收入中,在城市進行住戶調查時通常也不會選農民工。
根據蔡昉提供的數據,中國的收入增速在全世界是最快的,人均GDP增速是8%左右。近十年,城市人均收入增長接近10%,農村略低一點。過去30年總體來看,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幅度大致同步。
蔡昉強調自己“并不是為了唱反調”。他認為,縮小城鄉差距從而縮小收入差距的途徑,是加快勞動力流動,目前流動已很正常。但勞動力流動還沒有帶來相應的身份變化,應以戶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
此外,蔡昉還對工資上漲引發的通脹表示擔憂。他認為,如果工資繼續上漲,正常的通脹率就可能更高,以致經濟過熱,“早有聲音認為,中國在過去10年能夠實現兩位數增長,通脹卻微不足道,部分原因就在于工資的增幅小于生產率的增幅”。
在蔡昉看來,解決收入分配問題,最重要的方面是初次分配,而初次分配的核心是擴大就業,建立良好的勞動關系。(《國際金融報》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