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蔓延至龍頭企業
30家公司減產停產
航空業僅是這次金融海嘯受影響的一個縮影而已。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國內上市公司難以獨善其身,企業紛紛通過減產、降薪,甚至裁員等途徑為這場寒冬多儲備一些“糧食”和信心。
億陽信通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監事會主席張小紅主動提出降薪20%。同時,公司董事長、董事會秘書等8位高管也一同將薪酬下調10%~20%。這是熊市以來,上市公司首度發布降薪公告。經歷了高管薪酬如火箭般躥升的2006年、2007年,2008年高管選擇降薪明確地發出一個信號:公司要過冬了。
最近還有傳聞稱,出口量居同行第一的美的公司已有部分生產線停產,并準備裁員。記者求證這一傳聞時,美的電器董事會秘書李飛德矢口否認:“沒有這樣的事情,一切如常。”同時,他強調,美的電器的出口共有190多個國家,包括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目前進出口單都沒有問題,“不能用整個行業的經營狀態套用到龍頭企業中”。美的的傳聞雖被否認,但傳聞的出現無疑顯示了普通股民對于藍籌公司運營的擔憂,而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上市公司近期發布的公告中,除降薪外,也有不少企業通過減產來抵御風險,增加資金的回籠,其中就包括一些行業龍頭企業。中國鋁業在本月發布公告表示,自10月下旬起在成本較高的企業中減少氧化鋁產量。云南鹽化、錫業股份等公司也紛紛發布減產或是停產公告。而據統計,自10月份以來,發布減產公告的公司已經超過30家。
為保企業捱過“嚴冬”
降薪裁員不可避免
降薪、裁員被認為是企業應對金融海嘯的無奈選擇,尤其是依賴出口、與國際市場聯系密切的行業。這場讓所有企業恐懼的海嘯,不知道何時才可遠離我們而去。在平安證券研究員蔡大貴眼中,這場海嘯明年或許并不會消退。“明年的經濟將會持平或呈現負增長,企業的日子依然不好過。”他認為,中國此前的增長模式使得近幾年對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迅猛增加,最終導致了今年大宗商品的大幅波動。而目前采取大量的基礎建設拉動增長的方式,則是使強者更強,對弱勢方面卻沒有進行補充。因此,明年經濟是否能迎來春天,目前只能持謹慎態度。蔡大貴認為,在海嘯中,企業最好的狀態就是“活著”,只有“活著”才可以在下一次熱潮中繼續壯大,而企業要“活下來”,不得不抵御產品滯銷和成本提高這雙重壓力,這種情況下,企業選擇包括減產、降薪和裁員等壓縮成本開支的措施不可避免。
【延伸閱讀】
富士康已做好裁員準備 歐美和臺灣是裁員重點
當諾基亞、三星、戴爾、惠普等國際巨頭都因為手機市場和PC市場增長放緩而調低明年預期時,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商富士康科技集團(下稱“富士康”)自然也難逃裁員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