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的一張照片遭到了網友的“痛批”。照片上,雨中的廖新波,正在一口水井旁俯身向一位老農詢問飲用水的衛生問題,旁邊的一位工作人員為他撐起了傘。照片一出,即遭到眾多網友“痛批”,有人質疑:“出門隨行打傘開道,領導不是沒有手舉傘,而是習慣被人伺候!”(《新快報》2月14日)
面對“痛批”,廖新波隨后在博文《為領導打傘對嗎?》中進行了自我檢討,同時又解釋撐傘者是“看到我在專心詢問,不自覺地將傘撐了過來。動作是很自然的,并沒有巴結之意”。從照片顯示的情景和其他幾張廖新波在細雨中踏泥而行,并無人為其張傘的情況看,他沒有撒謊,這確實是同事間相互關心的“合理打傘”。
但“合理打傘”為什么還會被“痛批”呢?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般來說,在一個組織體系中,地位越高,職務越重要,就越是應該有工作人員代他處理一些生活上的瑣事,對他的生活進行一些必要的照顧。這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用經濟學的術語說,就是一個“機會成本”的問題,即一個重要官員如果把大量時間精力用來處理生活瑣事,則勢必擠占他處理公務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國家總理日理萬機,假如他外出視察災區時,還要親自買飛機票,那這浪費的時間,對國家,對人民都是一種損失。因此,總理乘坐專機就是合理的,這不是特權,而是工作需要。
但是,官員享受國家提供的種種生活上的服務便利,如果要不引起公眾的反感,就必須具備這樣兩個條件:第一,這種服務必須是為了便利工作所必要的,并嚴格限制在這一范圍內。第二,在官員和公眾之間存在著深深的信任關系。官員由于自己良好的作風以及一貫清廉的形象,使公眾深信他們不會把國家向他們提供的這種服務,當做一種特權來享受和炫耀。
工作人員為廖新波打傘這件事,之所以會遭到網友的“痛批”,在我看來,關鍵的原因就在于,由于這些年來腐敗的泛濫,官員的道德形象已經大打折扣,公眾對其作為不信任。其實,公眾對廖新波的“痛批”,更多的是指向官員群體——在官員和公眾之間缺乏信任的情況下,官員任何有異于常人的舉動,都會被公眾做負面解讀。
一葉知秋。我覺得官員們從這一事件中所得出的最重要教訓,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重建公眾對自己的信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已經顯得陳腐,不需再多講。但官員們必須認識到,權力來自人民,因此必須最大限度地爭取人民的信任。如果失信于民,動輒被“痛批”就無法避免。(沙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