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加速新技術-經濟范式的形成與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科技與經濟關系愈發緊密,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愈發顯著,科學、技術、產業三者之間呈現融合并進趨勢。科學研究的前沿深度與組織形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全球價值鏈上的生產分工與全球創新鏈上的知識分工相互影響,在客觀上加劇了全球創新的不平衡發展。我國作為科技創新的后發追趕型國家,更應注重構建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強化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與綜合集成,增強不同創新主體協同創新能力,提升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歐盟的智慧專業化(smart specialization)區域創新理念與高科技跨國企業全球分布式研發網絡的實踐經驗對我國構建現代化創新體系提供了經驗借鑒。未來的新型國家創新體系,必然由自主、協同、開放的區域創新體系聯結而成,有豐富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我國不僅要進一步優化各類創新主體的功能定位,還要統籌創新區域布局,充分考慮區域間創新資源的差異性與創新發展的互補性,以及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科學中心、創新型城市對區域發展的輻射與帶動作用。
當前全球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之中,經濟發展正以數字經濟模式為特征步入更高級階段,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生命科學等科學技術的發展極有可能引領信息時代新的經濟長波,“數據、知識與智慧”有望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進而廣泛地影響整個產業體系的生產函數與“最優技術”,帶來技術-經濟范式的轉變。新技術-經濟范式將對當前主流范式產生替代性沖擊,并伴隨著大規模的組織和制度變革。知識經濟時代為后發國家實現“趕超”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能夠及早構建并適應新技術-經濟范式制度體系與環境轉變的國家,更有可能在科技與經濟上實現換道超車和躍遷式發展。
在建設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牽引下,我國應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主動構建符合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度體系,科學研判前沿科技領域未來趨勢,集中產學研優勢科研力量,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支撐引領新經濟發展與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加速新技術-經濟范式形成與發展,培育創新引領先發優勢,贏得戰略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