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亟待創新驅動新動力。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26日發布的《2015?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分析認為,當前我國企業創新投入和能力明顯上升,然而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還面臨創新人才短缺、資金結構單一等突出問題制約,需要通過加強創新支持政策和改善創新環境,進一步提升企業家未來創新投入意愿。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秘書長李蘭說,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動力要從傳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要實現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必須充分了解中國企業創新的現狀、環境、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態勢。為此,2014年8月至9月,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組織實施了“2014?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以企業創新發展為主題,嘗試刻畫出我國企業近年來創新發展的變化,對我國企業創新的現狀與未來做出判斷。
我國企業創新發展的基本指標總體較好。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從2008年的4.7%上升到2014年的6.7%,大學生員工比重從2008年的14.9%上升到2014年的25%;自主研發逐漸成為我國企業開發新產品的最主要方式,調查樣本中58%的企業建立了內部研發機構,55.2%的企業在近三年內獲得過國內專利,自主研發逐漸成為企業開發新產品的最主要方式;企業創新實踐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績效的提升,企業家創新意愿強和創新投入多的企業,在經營績效、盈利水平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調查顯示,當前我國企業創新也面臨著創新人才短缺、創新資金來源單一、創新績效不佳、創新環境不完善、企業家創新動力不足等突出問題的制約。創新人才短缺始終被企業家認為是妨礙企業創新工作的最重要因素,高達60.7%的企業家認為企業創新人才缺乏;依靠自有資金投入進行創新的企業占90.8%,而通過銀行貸款和資本市場獲得創新資金的渠道仍不暢通;作為衡量企業創新產出的重要指標之一,新產品銷售占銷售總額比重的增速有所減緩,表明當前企業創新成效有待進一步提高;企業家認為缺乏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創新風險與收益不對稱、知識產權保障不力等是阻礙創新的主要因素;受宏觀經濟下行和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家未來創新動力不足,企業對未來增加創新投入較前幾年更為謹慎。
在創新能力整體提升的同時,我國企業創新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分化。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不同經濟類型的企業在研發投入比重方面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從歷史數據走勢判斷,東部地區企業、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將是未來推動我國企業創新能力增長的主要動力;擁有創新優勢的企業會不斷地通過更多的創新投入強化創新優勢,同時也意味著沒有創新優勢的企業與創新領先企業間的差距可能會不斷擴大。
調查表明,企業家在逐漸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迫切期待政府進一步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調查分析表明,積極推動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當地政府盡快出臺支持創新的具體政策措施以及提振企業家對宏觀環境的信心,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創新投入和未來創新意愿。因此,建議政府一方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完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企業融資渠道、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激勵企業創新;另一方面,通過放寬市場準入、維護公平競爭、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建立信用體系、有效執法等,提升企業家未來創新意愿,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整個社會創業創新熱忱,以實現“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更好地實現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企業家在意識到創新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的同時,也期待政府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熱情,弘揚企業家精神,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秘書長李蘭說,“令人欣喜的是,3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特別指出要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并強調要擴大企業在國家創新決策中話語權、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等,這對于推動中國企業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調查是由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組織的第22次全國性企業經營者年度跟蹤調查,2014年8月至9月進行,以企業法人代表為主的企業經營者群體為調查對象,參考我國經濟結構,按行業進行分層隨機抽樣,共回收有效問卷2446份。為使調查分析更為全面和深入,還采用了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2000年以來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