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4、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各級農產品檢測機構建設。省級檢測機構在現有框架基礎上,加強檢測手段、技術能力建設,提高檢測水平;市級檢測機構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常規檢測為重點,完善檢測設備,開展系統檢測,建成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縣級檢測機構按照服務區域經濟和特色產品的原則進行建設,重點開展本地市場農產品的快速檢測和生物安全檢測。“十二五”期間,全省要形成以省、市、縣三級政府機構為主導、社會企業自檢為補充的門類齊全、配置合理、功能互補、資源和信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
5、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加強針對農產品生產加工全過程執行標準的監督管理。督促企業、農戶按標準組織生產加工農產品,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逐步建立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將檢測、監測向農產品生產基地延伸,對農產品產地環境、農藥、化肥、飼料和獸藥等投入品使用實施源頭監督;建立農產品加工過程的標準實施監控制度,督促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業投入品生產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規范產品標識標注。加快自動識別(RFID)關鍵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領域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基本形成“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的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新模式。
6、加快我省農產品品牌化進程
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與創建名優農產品緊密結合起來,以農業標準化帶動農業品牌化,加快農產品質量認證步伐和全省農產品品牌化進程,著力培育和創建一批輻射帶動作用好、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知名度高、具有廣東特色的農產品優質品牌。充分挖掘農產品資源優勢,積極推進各地特色農產品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鼓勵、引導農產品行業協會、農技推廣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請注冊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原產地保護產品,爭取全省每個縣市都至少有一個地理標志農產品。
7、加強農業標準化基礎研究
根據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發展需要,加強農業標準化關鍵技術研究,深入開展耕地質量、灌溉水質、農業投入品和畜禽水產養殖中有毒有害物質風險分析,開展農藥、獸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使用標準和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動植物疫病診斷技術和防疫措施,以及節水、節地、節材等農業循環經濟技術標準的研究,促進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提高標準的質量和水平。組織專門機構和人員對各項農業標準(特別是重大農業標準)進行適用性調查和績效評價,引導和規范我省農業標準化的順利推進,提高農業標準制訂的科學性。“十二五”期間,爭取形成一套適應我省農業發展需要的農業標準化理論體系,指導廣東現代農業發展。
8、完善農業標準化管理信息系統與平臺建設
整合全省農業標準化信息資源,建立農業標準綜合數據庫,完善農業標準化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我省農業標準業務數據資源共享和安全交換。充分利用農業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跟蹤我省農產品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標準最新信息,為全省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企業提供全面的、動態的標準化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