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擴大對外開放,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充分利用我省資源、市場、勞動力和區位優勢,強力推動農業招商引資,與世界知名食品企業、物流企業加強合作,大力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努力爭取更多的國內外優勢農產品加工企業落戶我省。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優良品種、管理經驗和優秀人才,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積極擴大農產品出口,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支持龍頭企業開發精深加工產品,開拓國際市場。鞏固以畜禽產品為主的傳統大宗農產品出口,擴大名特優新產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的生產與出口,進一步提升我省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支持和鼓勵有實力的龍頭企業輸出技術、管理、品牌和資金,到國內外建設原料生產基地和加工、流通項目,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促進我省農業產業化又好又快發展。力爭到2015年,全省食品農產品出口額達到30億美元,年均增長35%。
(四)加強投入和項目管理,強化資金保障
完善農業投入保障機制,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結構,不斷加大各級財政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力度,保證各級財政對農業投入增長高于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優先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和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加大惠農補貼力度,逐步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范圍。加大對農業大縣的獎勵補助力度和轉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農業大縣的人均財力水平。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業、農村建設,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依托項目主體,打造投融資平臺,吸納銀行貸款和其他社會資金。深化政府投資體制改革,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提高投資效率,逐步建立協調高效、權責一致、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支農投資管理體制。按照“存量優化、增量集中、預算內外統籌、跨部門整合”的要求,對現有支農專項資金進行整合,歸并一些范圍類似、性質相同的零散資金,增設一些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具有帶動作用的項目資金。按照“統籌考慮、渠道不亂、性質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圍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統籌協調不同渠道管理的農業投入。統籌安排項目,集中投放資金,使不同來源、不同渠道的資金和項目有機結合,優勢互補,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五)加強領導和監督考核,強化組織保障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農村政策落到實處。各級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建立任務明確、分工協調、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規律,不斷提高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能力和駕馭水平。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貫徹落實本規劃的具體措施。要把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納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考核體系,對指標進行分解量化,責任分工明確到位。要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總結交流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經驗、做法,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快的縣(市、區)、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