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保障民生福祉,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新提升
加大對就學就業和“醫食住行”等民生領域的投入,2012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達67.8%。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教育投入26.5億元。在全省率先實現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建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免學費,統一全市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加固工程,新建、改擴建23所公辦幼兒園,建成13所中小學;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貼,對民辦中小學購買國標校車給予補助。推進醫療衛生改革。醫療衛生支出12.7億元。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居民醫保門診和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至50%和75%;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年人均40元,家庭參保人員實現醫保互助共濟;第一醫院急診綜合樓、口腔醫院新院等投入使用,基層衛生機構設施設備進一步完善。文體事業蓬勃發展。文化體育投入5.3億元。成功舉辦第五屆文博會,閩臺文化產業園被確定為國家級試驗園區;啟用閩南大戲院,引進中演院線實現品牌化管理;成立我市首個職業化羽毛球俱樂部并沖上超級聯賽,運動健兒參加倫敦奧運會取得1金2銅;全市鎮(街)、社區配備綜合文化活動場所、電子閱覽室。持續辦好惠民實事。支持“菜籃子”工程和平價商店建設,增配食品安全檢測設備;投入12.7億元建設2.9萬套保障性住房;提高低保補助標準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助;7.4億元支持公交發展,新增與更新公交車450輛,建成一批停車樓及人行天橋;4.3億元支持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施綜合警務改革,治安防控設施向偏遠地段布局,“平安廈門”建設深入推進。
(四)推進同城發展,城鄉統籌協調邁出新步伐
加大公共投資力度,全力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和廈漳泉同城化建設。城市拓展全面提速。籌集270.3億元保障重大項目建設需求。龍廈鐵路建成通車,廈安高速主線、廈漳跨海大橋全線貫通,城市對外輻射能力提升;海滄隧道連接線、濱海東大道開工建設,島外新城產業布局、市政路網等初具雛形。強農惠農成效顯著。支農支出8.7億元。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大幅增加,完成蓮花片區等14個村(居)自來水管網改造;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落實生態補償、農村勞動力社保補差等政策,及時發放各項惠農補貼,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人居環境持續優化。節能環保支出10.1億元。推進筼筜湖排污口截流工程,東溪流域等河道整治進展順利;東部垃圾焚燒發電廠試運行,九龍江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實施沿街建筑立面和景觀改造,提升綠化彩化水平。
(五)強化機制創新,財政管理改革呈現新亮點
繼續抓改革促創新,不斷拓展財政管理廣度深度。財稅改革繼續深化。調整新一輪市對區財政體制,完善房屋拆遷補償機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啟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營造有利于產業升級、結構優化的財稅環境;健全公共資源市場配置網絡和監管體系,優化資源配置效益。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編實編細預算,加大結余資金統籌,預算執行均衡性持續提高;啟用非稅收入電子化收繳系統,確保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實施績效目標管理,加強重點項目評價和工程預決算審核,核減資金43.5億元。行政效能日益提高。落實“馬上就辦”制度,審批項目時限大幅壓縮;辦結人大議案建議50件,代表滿意率100%;規范財政投融資項目預決算管理,開通重點項目審核綠色通道;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云平臺上線,財政服務更加貼近民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銳意改革,攻堅克難,較好地完成財政各項工作任務。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各項減稅因素疊加,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基礎還不夠牢固,需要更加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夯實財源基礎;二是實施跨島發展戰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和提高民生福利對財政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需要更加注重支出結構優化,集中財力辦大事;三是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尚需提高,個別領域和部門資金浪費現象時有發生,需要更加強化績效管理理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